學者稱阿拉伯語未來發展面臨多重困難

目前,阿拉伯世界有4億多人講阿拉伯語全球使用阿拉伯文的人數也超過了15億。但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爲阿拉伯語的未來感到擔憂。

在5月10日閉幕的第二屆阿拉伯語國際會議(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abic Language)上,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的千餘名學者圍繞主題“面臨危險的阿拉伯語:各方應共同保護”(Arabic Language in Danger: All are Partners in Protection),從教育科學、翻譯、勞動力市場、管理、技術、工業、文化媒體藝術旅遊等多個角度探討了阿拉伯語的發展現狀。與會學者認爲,全球化、殖民主義、過時的教學方法以及英語等其他語言潛移默化的影響都對阿拉伯語造成了威脅

外來語影響阿拉伯語純度

來自伊拉克的計算語言學家(computational linguist)阿德南·艾旦(Adnan Eidan)回顧了以阿拉伯語傳播知識的光輝歷史,這與今天阿拉伯語面臨的重重危機形成鮮明對比——許多大學拒絕用阿拉伯語教學,學術機構也更青睞外語人才。對此,艾旦感到十分痛心。

阿拉伯語分爲以《古蘭經》爲規範標準阿拉伯語和各地方言土語兩種。標準通用語主要用於會議、官方文件和重大國際場合,方言則用於日常民間交流利比亞大學語言學教授穆納·阿爾·薩和裡(Muna Al Saheli)發現,儘管阿拉伯許多教育機構都會教授學生標準阿拉伯語,但卻忽略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語。在她看來,不僅需要重新設置教學課程,還要綜合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加深對阿拉伯語的理解。

對於從其他語言中吸收詞彙這一現象,艾旦認爲,部分阿拉伯學者總是從希臘波斯和其他語言中吸收新的詞彙,這勢必會影響阿拉伯語的純度,並影響下一代人對自己母語的理解。急於讓孩子學習外語而忽視阿拉伯語的教育,將會讓阿拉伯人輕視自己的母語文化。越來越多阿拉伯年輕人習慣使用外語,講外語似乎成了冷靜、現代和有教養代名詞。艾旦呼籲,未來要積極採取切實的行動重塑阿拉伯語地位

陳舊的教學方法不利於阿拉伯語發展

薩和裡認爲,儘管殖民主義和全球化影響了阿拉伯語的發展,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原因是由自己造成的,如過時且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目前,阿拉伯語教學課程遠離現實生活灌輸的是阿拉伯古老、陳舊的思想,學生學習阿拉伯語時,感覺就像乘坐時光機回到陳舊的過去,這對於語言的發展絕無益處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據《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報告》顯示,政府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正着手尋找應對方案,如修改教學課程設置,倡導教師秉承授人以漁的原則,與媒體共同努力創造阿拉伯語的閱讀文化,重點關注母語非阿拉伯語的學生,教輔材料應多聯繫當前社會,政府及時給予相應經費支持等。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