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兩岸流行樂重塑 再度文藝復興

兩岸三地歌手張韶涵(左起)、熱狗、莫文蔚、楊宗緯、張信哲、張傑在《聲生不息‧寶島季》節目同臺飆歌。(摘自芒果TV)

大陸歌唱綜藝節目《聲生不息‧寶島季》邀請來自兩岸和香港的老中青三代知名歌手,重新詮釋不同時代的華語經典歌曲,播出以來在兩岸三地獲得廣大回響。學者認爲,身處後疫情時代,且當前臺海關係又存在衝突,具有極大感染力的臺灣流行音樂素材,於此持續在大陸傳唱,不只是拉近雙方距離,對兩岸關係絕對有着正面的意義,更是讓兩岸流行音樂產業「Remodel」,再度文藝復興。

《聲生不息‧寶島季》班底除了包含兩岸知名大牌歌手張信哲與那英等人作爲常駐班底,之後更邀請到?te壞特、韋禮安、周興哲等新生代臺灣藝人加入。

對於大陸砸重本製作以臺灣爲主題的流行音樂節目,臺灣師範大學亞洲流行音樂數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李和莆表示,在後疫情時代,臺灣的音樂素材與歌手持續在大陸發展,當然對兩岸交流有着正面意義。

李和莆也提到,兩岸近來在流行樂壇紛紛吹起懷舊風,主要是在90年代以前,臺灣流行音樂創作與歌手的確對大陸觀衆有着強大吸引力,但此後則是以周杰倫作爲時代分界點,特別是在2000年以後的大陸,本地創作與歌手的產出培訓,無論在質與量上,都已出現很大的進展,甚至已經慢慢超越臺灣,這方面臺灣確實需審慎應對。

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潘兆民指出,流行音樂感染力非常強烈,尤其大陸過去發生過文革,很長一段時間社會存在着文化斷層,臺灣完整傳承中華文化,並將這樣的軟實力充分展現在流行音樂上,因此從鄧麗君開始,到李宗盛、羅大佑與周杰倫,不同世代的巨星與創作人,魅力席捲整個華人圈,如今《聲生不息‧寶島季》邀集兩岸三地歌手登臺重唱華語經典作品,可視作爲「Remodel」,讓兩岸流行音樂產業再度文藝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