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化交流 民間可先行

2011年6月1日「山水合璧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特展」在臺北故宮舉行開幕式時任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臺北故宮博物院長周功鑫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等兩岸人士出席。(中新社

201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圖》在身首分離361年、海峽分隔60多年後,終於在臺北故宮博物合璧亮相。時任臺北故宮院長周功鑫表示,當時的展覽可說是兩岸在藝術文化交流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引發海內外轟動;她並指出,文化是可久可長的,若無相關政策的支持下,民間還是可以來做,疫情期間,無遠弗屆的網路會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媒介

《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元代大畫家黃公望晚年的代表作,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該畫清代順治年間曾遭火焚,斷爲兩段,前半卷被另行裝裱,定名爲《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又稱《無用師卷》,原藏北京故宮,1948年與數十萬文物一起運至臺灣,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大陸總理溫家寶曾在2010年兩會期間答記者問時,提起《富春山居圖》分居海峽兩地故事,並期望能早日共同展出實現「團圓」,此事令《富春山居圖》在兩岸的關注度急速飆升,而後,經兩岸官方居中大力協調,2011年於臺北故宮展出。

前臺北故宮院長周功鑫接受本報專訪,她表示,當年兩岸相關政策爲馬政府所重視,有了政策面的支持,《富春山居圖》展覽很快便能辦成推出,吸引各界目光,「展出期間每天人潮擠的滿滿的」,當時除了最主要的《富春山居圖》外,大陸多家博物館也出借了黃公望的其他畫作,背後都是大陸文物局在統籌,從蒐集一直到包裝運送的過程,文物局出力甚多。

周功鑫說,《富春山居圖》特展,爲故宮帶進許多參觀者,還獲選當年英國倫敦ArtNewspaper所評全球展覽第三名,及臺北故宮被評爲全球受歡迎博物館第七名,讓全世界都看見了臺北故宮;他認爲帶來的成果可說是目前爲止兩岸間最盛大的一場文化藝術合作交流,「非常不容易」!

至於兩岸未來的文化交流可如何進行?周功鑫表示,當時的展覽能做到如此深跟廣,主要因爲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兩岸在中華文化推廣上若有政策的支持,當然更爲便利,但若沒有,民間還是可以來做。

她指出,文化工作可久可長且必要,當然人與人接觸還是最好的,但疫情期間,可從網路線上推廣藝術文化,透過科技呈現各種媒材,且網路還能分齡分衆,是可善用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