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生產力變革新圖景:騰“雲”起舞,轉型有“數”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伍素文 廣州報道

理性、有序、智能、高效,這是獨屬於工業4.0時代無人工廠的“氣質”,也是越來越多廣東製造業企業裡常見的場景。

在這樣的工廠裡,各行各業的生產、管理革新正在上演:一臺洗碗機在美的自動化生產線上最快18秒可以下線;一臺智能手機在OPPO智能工廠中從主板生產到測試的流程僅需2個小時;還有一羣中小企業前赴後繼,追隨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上雲用雲”……

近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廣東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多家企業與生產車間。一家家企業在數智化技術的賦能下,極大優化生產流程和製造工藝。“天工人巧日爭新”,第一經濟大省到處涌動促成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國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蔣餘浩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也提到,廣東尤其是珠三角在科技、經濟、人才方面有綜合優勢,所以省裡統一部署,全方位推進數字化轉型以及數字技術創新、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當前廣東在數字經濟已形成“全省一張圖,多點開花,亮點紛呈”的總體面貌,未來還可在鏈接港澳、強化與地方特色融合等方面繼續發力。

生產革新,“上雲用雲”

機械臂揮舞,AGV自動導向車穿梭,AI攝像頭自動識別、物聯網、大數據監控平臺……如今,各種輔助生產的數智技術設備日益成爲許多製造工廠的標配。作爲入選世界經濟論壇的“燈塔工廠”之一,佛山美的廚熱洗碗機工廠更是這些新型工業和信息化技術的集成體。

一臺洗碗機在庫卡機械臂、AGV車、高空輸送鏈等配合下,從原材料上線到洗碗機下線最快僅需890秒。其間由視覺自動識別攝像頭記錄每道工序步驟,可將一次裝機不良率降至1.1%、品質提升50%。每一臺洗碗機的生產數據都能通過巨型屏幕上的數字孿生工廠全景圖實時掌握。

據介紹,一系列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使得工廠生產成本降低24%、交付時間縮短41%、研發時間縮短30%、缺陷率降低51%。“在總裝車間,從零配件上線到產品下線,在2000秒左右,最快18秒就可以下線一臺洗碗機。”美的洗碗機工廠MBS及數字化負責人熊濤說。

類似的場景還在惠州、東莞、雲浮等地的走訪中可以看到。

惠州華星光電顯示有限公司的研發及製造基地裡,50多條液晶面板智能生產線與機械臂靈活運作下,精準完成玻璃基板的傳輸、加工、檢測、包裝等生產全流程,可實現年產能6000萬片,產值超百億元,生產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時,也加快了企業的創新步伐。

在東莞OPPO智能手機數字化智能工廠,一塊手機電路板被機器人輸送到SMT(將電子零件焊接到電路板表面)產線上,自動化貼片設備和機械臂交替給手機電路板裝上元器件和系統。這條百米長的SMT產線,每天約完成9000臺手機的貼片流程,每臺手機貼片耗時僅需10秒左右,一臺手機從主板生產(SMT)、組裝到測試流程也僅需兩個小時就能完成。

數智化轉型需要進行設備更新改造、技術研發等投入。一部分中小企業囿於資金、技術、人才等,在推動數智化上還存在轉型的困難。如果藉助工業互聯網平臺“上雲用雲”,中小企業也可以事半功倍。

廣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致景科技”)是一家紡織產業互聯網企業,2013年從廣州中大面料交易市場起家,今已發展成"全布""百布""天工""致景金條""致景紡織智造園""致景智慧倉物流園"等覆蓋全產業鏈多個業務單元的互聯網公司。

在致景科技的展廳,工業互聯網數智化系統大屏顯示着工廠、客戶、機器、訂單等各項數據,這背後鏈接着超60萬臺織機,服務於全國9000多家紡織企業,構建起由上下游企業連接交織而形成的紡織產業鏈網絡。據悉,只需支付一定服務費,其他公司的織機就能用上致景科技的智能化系統,實時監測設備運轉狀況。

據瞭解,近年來廣東省引進、培育優秀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及服務商400餘家,累計推動逾3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帶動超75萬家中小企業“上雲用雲”。

一家家企業積極推動數智化轉型、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攀升的身影,一幕幕傳統產業藉助新興技術和工具改陳煥新的場景,正繪就形成廣東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催發生產力變革的新圖景。

融合實體經濟,廣東有“數”

近年來,廣東推動數字化轉型的力度有增無減,尤其是在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上。

2021年4月發佈的廣東省“十四五”規劃綱要將“數字化發展”單列成章,提出推進數字化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

2021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數字化發展的意見》正式印發,圍繞數字生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四個方面提出8點共33項具體措施,爲“雲上廣東”描繪更具體的施工圖。

《廣東省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推動超過5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施數字化轉型,帶動100萬家企業上雲用雲降本提質增效。

近兩年,技術改造被提上重要地位,也與數字化轉型息息相關。2023年《廣東省新形勢下推動工業企業加快實施技術改造若干措施》提到“鼓勵鏈主企業帶動產業數智化轉型”等,到今年《廣東省推進工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提質增效工作方案》提出,“全力提升技改數字化轉型的質量和效益”“大力推廣製造業企業數字化‘鏈式改造’模式”。

在大力引導和推動下,廣東省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連續多年全國第一,2022年廣東數字經濟規模預計達6.5萬億元,佔GDP比例超過50%。 從側面也可反映出廣東在數字產業化領域和產業數字化領域的成績。

“廣東數字化改造的成效目前在製造業企業發達地區的數實融合方面表現得比較突出,比如佛山打造了'十大創新引領型特色製造業園區'和'十大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區',這兩大重點工程已打造出接近50家的數字化智能化的示範工廠,146個示範車間和100多個標杆示範項目。另外在我們去年的調研還發現,有一些屬於世界前沿的數字技術發展產生的研發成果也在東莞、佛山這些地方有了一定的應用平臺,並推動了創新創業的發展。”蔣餘浩說。

他認爲,接下來,廣東在三個方面可以進一步提升數字化轉型的成效。譬如,進一步鏈接港澳資源,克服廣東在數字技術發展、關鍵核心技術上面臨的制約因素,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發展以取得科技突破。

其次,目前各個地市都在強調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因此也要大力推動數字技術怎麼與每個地區的特色發展如何更好融合,尤其粵東西北資源有限,可能需要得到更大的支持。

此外,目前數字化轉型發展更多還是從產業角度講,在文化打造上如何利用先進技術手段賦能,增強軟實力上也需要進一步重視。這與目前內外部形勢密切相關,需要再加大力度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