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打太極拳比有氧運動更能降低高血壓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太極拳在降低 18 至 65 歲高血壓前期患者的血壓方面明顯比有氧運動更有效。研究結果表明,練習太極拳對改善心臟健康很有價值。高血壓前期患者罹患高血壓(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風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增加。

高血壓前期的定義是收縮壓(SBP)在 120 至 139 毫米汞柱(mmHg)和/或舒張壓(DBP)在 80 至 89 毫米汞柱(mmHg)之間,它可以作爲一個警示信號,需要及早診斷和干預,以降低併發症的風險。

在中國中醫科學院(CACMS)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考察了太極拳與有氧運動相比在降低血壓方面的效果。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運動有助於降低高血壓前期或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所謂有氧運動,是因爲它能提高心率和身體耗氧量,包括步行、騎自行車和游泳等。太極拳可以看作是有氧運動的反面:它由緩慢、柔和的動作和姿勢組成,依靠冥想和控制呼吸。

雖然研究表明,練習太極拳數週至數月後可降低血壓,但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在高血壓前期的情況下,太極拳比有氧運動更好。

研究人員招募了 349 名年齡在 18 歲至 65 歲之間、有明確高血壓前期症狀的參與者(51.5% 爲女性),並將他們隨機分爲太極拳組和有氧運動組。兩個組都在監督下每週進行四次 60 分鐘的訓練,爲期 12 個月。太極拳組打的是楊式太極拳,包括 24 個標準動作或套路;有氧運動干預包括爬樓梯、慢跑、快走和騎自行車。血壓在基線、6 個月和 12 個月時進行評估。主要結果是在辦公室環境和步行時測量的 SBP 從基線到 12 個月的平均變化。

12 個月後,各組辦公室 SBP 的平均變化差異顯著。太極拳組爲-7.01毫米汞柱,而有氧運動組爲-4.61毫米汞柱。與有氧運動組相比,太極拳組 24 小時(-2.16 毫米汞柱)和夜間(-4.08 毫米汞柱)非臥牀血壓的降低幅度也更大。35.3% 的太極拳參與者的辦公室 SBP 下降了至少 10 mmHg,而有氧運動組僅爲 27.8%。

研究結束時,太極拳組中有 21.8%的人血壓在正常範圍內,無需服藥,而有氧運動組中有 15.6%的人血壓在正常範圍內。與有氧運動組相比,太極拳組中發展爲高血壓的患者較少(12.0% 對 17.7%)。

研究人員認爲,研究結果的一個潛在解釋是,太極拳降低了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產生了放鬆效果:"在這項隨機臨牀試驗中,在辦公室和 24 小時流動條件下,12 個月的太極拳比有氧運動更能有效降低高血壓前期患者的 SBP。這些研究結果支持了太極拳在促進高血壓前期人羣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重要公共衛生價值"。

該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網絡版》(JAMA Network Open)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