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女工育87名孩「20個進北大清華」 堅持「扁擔衣物送山區」

▲▼麥瓊方 。(圖/翻攝自中國青年報微博,下同)

記者高敏鳳綜合報導

現年58歲的麥瓊方39年前在廣西百色市人民醫院洗衣房勤雜工時,眼見山區田林縣平洋屯的人缺少糧食衣物,便決定要資助貧困山區貧家學子。直到現在共養育了87個孩子,9成考上大學,其中有20個考上北大清華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麥瓊方的善心始於1979年,當時19歲在醫院工作的她,得知達江鄉一個與奶奶相依爲命的男孩桂林一所中專錄取,但卻沒錢可以讀書,就決定資助這名孩子。1983年,來自田林縣平洋屯的一名瑤族婦女來醫院看病,卻無人照顧,麥瓊方出於好心,送飯送了1個多月。

麥瓊方後來到平洋屯探望這名婦女時,發現這山區缺乏缺衣少糧,便開始收集舊衣物,再買些吃的,用扁擔挑着送到山裡,從此刻資助貧困山區和貧家學子,成了一輩子的事。算上自己的親生兒子,共有87名子女叫她一聲「媽媽」,不僅資助這些孩子,還讓無人撫養的孤兒家裡來住

麥瓊方的家裡進門左手邊擺着地鋪右牆擺着沙發地上可睡2個孩子,沙發睡2個孩子,房間裡放着高低牀,可以睡10個孩子。 牀多、棉被多、鍋碗多、凳子多,這是她家裡的四多,家裡最多的時候住了14個孩子,7天煮了45公斤大米。

麥瓊方工資不高,爲養活這些孩子,長年利用業餘時間打2份工,每天醫院下班還去夜市攤位烤串洗碗,深夜又去單位保全,甚至自己開荒種菜,又搭起豬圈雞舍,自己養魚養豬養雞養狗,還種了木瓜芒果

雖然辛苦但麥瓊方仍一直堅持往山裡送衣物,這些年壞了18根扁擔,還曾失足跌落懸崖,直到深夜才甦醒過來,送進山的舊衣物,幾10年下來估算有幾10噸。

走進麥瓊方家中可以看到孩子們很懂事,下課時間會幫着種菜、餵豬、餵雞,以及做手工掙點錢,學習部分高年級的輔導低年級的,學習好的幫助基礎差的,「我教不了孩子們知識,我只能教會他們做人。」

麥瓊方的87名小孩如今8成考上了大學,47人在國外工作或學習,家中沙發上出過11位清華大學畢業生,9位北京大學畢業生。 每個考上大學的孩子,她都會每人每月給500人民幣生活費,而自己的親生兒子每月只有400人民幣。

堅持奉獻愛心動力是什麼?麥瓊方表示,1979年開始做時不知道什麼叫獻愛心,只是做想做的事情。看到山裡的人說給帶的衣服很暖和,她就特別高興,就忍不住要做下去。

麥瓊方只希望孩子們賺錢了,能夠像自己一樣,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她的孩子們如今也在積極參與所在地公益活動,比如,旅居美國、英國等地的孩子們組建起了愛心網路,發起了援助非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