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藥增項最多 健保給付藥費 去年近2千億

健保署14日表示,2019年健保總共新增給付超過34種新藥、擴增18類疾病藥品給付範圍當中又以癌藥最多、佔40%。今年初還增加給付「第二代肝癌標靶新藥、非小細胞肺癌口服化療藥品」,且放寬「B型肝炎用藥條件,估有超過10萬名病友受惠,2019年健保給付藥費逼近2千億元。

據健保署資料顯示,2018年健保藥費就高達1,957億元,花費最多的前五名藥品,第一名是「抗腫瘤與免疫調節劑」,約有389億元,佔整體藥費22%,成長率也排名第一。第二是「心臟血管用藥」,佔整體藥費16%、達281億元;第三是「全身性抗感染劑」佔15%、達259億元;第四是「胃腸道及代謝用藥」,佔比14%、達258億元;第五名則爲「神經系統用藥」186億元,佔比也有10%。而2019年藥費也逼近2千億元。

健保署醫審藥材組長戴雪詠指出,由於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健保過去五年就給付將近100項癌症新藥,佔了在臺上市新藥的七成,顯示臺灣癌症病友接受新藥治療的機會不輸歐美。而健保每年增列的新藥預算,約在10~20億元之間,以去年來說,就新增給付超過34種新藥、擴增18類疾病藥品的給付範圍。

戴雪詠說,去年新增給付的項目,以癌症爲最大宗、佔四成,涵蓋乳癌、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胰腺癌等12種癌別。

例如:放寬乳癌雙標靶藥物使用條件、針對大腸直腸癌新增口服化療藥品,針對黑色素瘤泌尿道癌等八種癌別開放給付「癌症免疫新藥」等。

若從金額與受惠人數來看,戴雪詠指出,肝癌病友的受惠人數最多,每年約有3,100人,「每月」可省下8、9萬元藥費;給付金額則是白血病最高,每年雖然只有100人受惠,但民衆「每月」可省下達20萬元藥錢

健保署提到,由於這些新興癌症藥品訂價很高,以癌症免疫新藥爲例,多數是以二期臨牀試驗的少量數據加速審查上市,在療效與安全仍有很大不確定性。因此健保署已建置登錄系統,蒐集患者用藥情形,並將真實世界的數據納入給付原則的參考,盼推動精準醫療,將健保費用花在刀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