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利州: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讓生態“高顏值”實現經濟“高價值”

近年來,廣元市利州區緊緊圍繞“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總體思路,做好低碳轉型與經濟發展協同文章,不斷擦亮利州生態底色。

節能降碳 工業能耗不斷優化

10月20日,走進廣元市高力水泥實業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線正在全速運轉。“我們的熟料煅燒、水泥包裝等生產環節雖然都實現了自動化,但面臨‘雙碳’挑戰,必須在節能減排上打出‘組合拳’,不斷優化生產工藝。”正在生產廠區巡檢的生產部負責人唐小華說。

今年3月,公司新設計的“旋風筒”氣固分離設備讓收塵效率提高了5%,按照每噸生料節電1度算,年節電達140萬度。同時,煤磨“旋風筒”改造升級後,使煤粉在迴轉窯內燃燒更加充分,大幅度降低煤粉水分和細度,熟料生產線年減少煤消耗量2700噸,減少碳排放量5400噸。

技改讓廣元市高力水泥實業有限公司、華油天然氣等傳統制造業企業年均節能3.5%,減少碳排放2萬餘噸,不斷邁上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新臺階。

不僅傳統行業,新能源產業在利州也初具規模。寶珠寺水電站“水風光”互補項目正加快建設,七裡山、射坪山等風電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一個個“綠色充電寶”正在利州大地加速崛起。預計到2027年,該區清潔能源產業產值將實現100億元。

既有公共建築綠色改造率達95%;市城區綠色建築約100萬平方米;區域水網體系建設實現低碳化發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完成改革面積9.6萬畝……利州,正在努力走出一條生態環境“高顏值”、經濟發展“高素質”的綠色轉型之路。

污染防治 生態環境氣質雙提升

水面碧波盪漾,兩岸綠樹成蔭,三五成羣的市民徜徉其中……這是利州區棲鳳湖邊的怡人景象,從曾經的污水橫流到首批省級美麗河湖,良好的水域環境是利州區通過“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共治,落實河湖溝渠一體治理、水岸生境一體保護的豐碩成果。

近年來,利州區堅持“生態立區”理念,以宜居城市建設爲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持續推進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排查整治等工作,實施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把提升城市水生態作爲貫徹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政治擔當和生動實踐。截至目前,南河南渡國控斷面、榮山張壩和白龍湖壩前省控斷面水質優良,14條區級河長制河流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同時,利州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市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95%以上,PM2.5濃度保持在25微克/立方米以內;大力實施城鎮污水治理項目11個,總投資3.5億元;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美麗宜居鄉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79.76%,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5%,垃圾清收轉運率、無害化處理率均實現100%。

擴綠護綠 生態資源成爲“綠色財富”

金秋時節的利州區白朝鄉月壩旅遊度假區,巍巍青山聳立,近月湖波光粼粼,山水間奏響充滿幸福的時代新曲。“國慶期間,我們共接待遊客5萬餘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900餘萬元。”月壩旅遊服務中心主任張菊容高興地說。

從“三不通”到旅遊公路進村,從務農到開民宿,從一窮二白的小村莊到如今的香餑餑,月壩村的轉變得益於生態保護和修復。“依靠生態優勢,我們新建了遊客中心、火燒饃一條街、露營基地、溼地花海等景點,開飯館、辦民宿成爲村民致富的新項目。”張菊容介紹,通過當地持續發力生態保護,近月湖這片沼澤溼地如今變成了候鳥的“驛站”。據悉,目前月壩村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境內野生動植物共計1000餘種、國家I級保護動植物6種以上。

變生態優勢爲經濟優勢,月壩走出了一條生態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路子。不僅如此,利州區還聚焦建設“天府森林糧庫”利州樣板,培育木本油料、木本糧食、森林蔬菜、森林藥材“四大產業”,實施核桃提質增效、油橄欖掛果攻堅、油茶拓展擴面、竹筍持續培優、林下種養精準提升“五大工程”,以及綠色生產推進、良種良法引領、設施裝備提升、主體培育壯大、特色品牌塑造、資源保護提質“六大行動”,林業年綜合產值突破42.5億元,交出林農人均年增收3900元的“高分答卷”。(馮小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