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復發轉移患者易懊悔自責 醫師:需醫病也醫心

放射腫瘤科醫師指出,癌症復發、轉移患者需要醫病也醫心,給予患者情緒支持。(亞大附醫提供/陳淑芬臺中傳真)

臺中53歲黃姓女子在8年前罹患乳癌,療程結束後未持續追蹤,近期出現下肢水腫、下背痛等症狀,經檢查發現已復發並轉移,竟一度喪失求生意志。亞大附醫放射腫瘤科主任王博民今天指出,癌症復發、轉移患者,常會不斷懊悔、自責,需要醫病也醫心,透過癌症資源中心個管師提供藥物、會診等個人化服務,讓患者及家屬安心抗癌。

黃女在8年前在右側乳房發現硬塊,經確診爲乳癌第三期,接受手術、化療及放療後已控制病情,自認癌症已不具威脅而未繼續追蹤。她近日出現下肢水腫、下背痛所擾,到亞大附醫做影像學檢查,赫然發現乳癌復發,且已轉移至腦部、肝臟、腎臟、骨盆腔及淋巴等部位。

亞大附醫癌症資源中心個管師表示,原本活潑樂觀的黃女,熱衷參加社區活動,但得知乳癌復發、轉移猶如晴天霹靂,甚至一度喪失求生意志,懊悔沒有定期追蹤。

王博民指出,癌症患者最需要心理支持,尤其歷經癌症復發又轉移者,往往會不斷指責自己,此時最需要保持堅定信念,勇於接受治療,透過癌症資源中心個管師用「緊迫盯人」的服務,提供藥物、飲食、會診等個人化服務,溝通轉移負面情緒,讓患者及家屬安心抗癌。

王博民表示,癌症患者在結束治療後,務必持續定期追蹤,除可降低復發風險,並可讓醫師不斷更新與調整治療計劃,若復發且發生遠端轉移,也不必灰心,只要與醫療團隊高度配合,仍有機會控制病情及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