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基金哪裡來 加熱煙上市稅收百億挹注

▲加熱煙已三讀通過合法納管,但因爲還停在健康風險評估階段無法上市。(圖/資料照,記者洪巧藍攝)

● 吳朝欽/逢甲大學財稅學系專任教授

政府去年公佈新修訂的菸害防制法,加熱煙已三讀通過合法納管,但因爲還停在健康風險評估階段無法上市。不法的販賣業者看到加熱煙的商機,以走私進口加熱煙謀利,導致近百億元稅收損失。

在財政學上,稅捐是公共收入的主要手段,課徵稅捐就是爲滿足國家的財政需求。要達成國家癌症防治計劃的特定政策目標,需要有穩定可觀的財源,必須從稅捐着手;而煙捐煙稅進入政府預算,取之於菸害、用之於健康與福利,正符合稅捐制度首重的「公平」與「效率」。

目前癌症已位居國人死因的第一位,政府希望在2030年讓臺灣癌症死亡減少三分之一,此目標的經費從何而來是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如果能夠讓加熱煙在通盤的檢討之下,儘速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將加熱煙課徵的煙捐煙稅用以支應健保長照經費,則能有效解決防治癌症的基金籌措難題。

因爲加熱煙的走私,導致了相關稅收的流失,當煙稅煙捐的用途除了用於原來的全民健康保險安全準備外,還用於癌症防治、醫療資源缺乏區域、經濟困難者、罕見疾病與弱勢族羣的健康照顧等用途時,如果少了加熱煙的稅收,勢必衝擊到經濟較弱勢者,讓補助經濟弱勢的資源減少,進而造成整個社會所得分配更加的不均;課徵煙捐煙稅能減少這些問題,支應健保長照經費,有效解決防治癌症百億基金籌措難題,這是政府必須正視的問題。

此外,臺灣目前擬議加熱煙的課稅方式大致與傳統紙菸相同,這符合租稅的效率原則。但就租稅公平而言,加熱煙卻因爲健康風險評估停在審查階段,造成非法業者走私加熱煙,除了讓水貨商獲取暴利,也導致煙捐煙稅的稅收損失嚴重。值此之際,政府需要在癌症基金的財源籌措與加熱煙走私讓水貨商獲取暴利兩者之間儘快做出抉擇。筆者建議政府爲了降低人民對加熱煙上市的健康疑慮,可以承諾未來將會視情況做滾動式檢討,讓目前遲遲未決的加熱煙加速審查進度。

本來依照國健署第五期國家癌症防治計劃,包含癌症衛教、癌症篩檢等項目到2025年所需經費約76億元,但預估煙捐僅能支付44億元,等到了2030年甚至更需高達96.7億元的預算。而如今行政院雖然拍板114年將增加40億癌症篩檢預算,使總體經費來到68億,但煙捐能提供的收入卻可能未達30億,而且還需另以公務預算挹注50億元於全民健康保險基金,指定用於「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期望逐步達到百億規模,同樣也勢必再削減其他公務支出,更別提醫護所關注的健保點值一點一元政策尚需龐大經費都仍無着落。由此觀之,如果放任指定煙品的水貨走私充斥市面,自斷財源不予課稅,總統賴清德「健康臺灣」的願景恐無實現之日。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