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科學館年底有望完成徵遷 建成後或免費開放

廣東科學中心外,廣州市民又將新增一個探索科學奧秘、體驗科技樂趣的好場所——選址於廣州塔南側的廣州科學館正在籌建,是廣州又一個大手筆投入的文化地標項目。本月14日至15日,廣州市人大科教文衛委員會組織人大代表展開視察。記者跟隨視察得知了廣州科學館籌建的最新情況:廣州科學館以“世界一流國內領先、廣州特色”爲總體目標,將劃分爲三大功能區域、多個主題展區,其中觀衆參觀活動的公共區域將佔六成,展品主攻“互動性”。該項目用地拆遷正在進行,預計有望今年底完成徵遷。

本文圖片均爲廣州科學館外觀及內部設計效果圖

廣州科學館憑什麼吸引人?

廣州的“十二五”規劃中就已提出要建廣州科學館,納入“四館一場”總體規劃。爲什麼要建廣州科學館?因爲廣州缺乏一個市級層面的科學館。現有的廣州青少年科技館是廣州市科協利用辦公場地改建的科普場館全館面積只有約4000平方米,缺乏停車場。2008年廣東科學中心落成使用,加上廣州市各類科普場所也在增加,而廣州青少年科技館部分設施逐漸老化,因此廣州青少年科技館的參觀人數逐年減少。

廣州市區範圍內已有省科學中心,現在再建廣州科學館,要面向什麼人,怎麼吸引這些人進館?和全國的科學館比,又有什麼特色?”在視察時,廣州市人大科教文衛主任委員趙南先發出疑問。廣州市科協黨組書記陳爽迴應,2000年之後全國進入一個科學館建設的高峰期,現在全國各地已建成達標的科學館就有100多所,廣州科學館建設最大的問題正是如何避免“千館一面”。爲此廣州科學館的籌建過程要不斷學習和借鑑全國甚至全球的館建先進理念。在科普展示上,廣州科學館將盡量增加互動性,大部分展品都可以體驗互動。另外,廣州科學館的科普教育打算與中小學校的校內教育錯位發展,設置校內沒有的特色課程,學生可網上約課。

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大學城健康產業科技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金維剛則建議,科學館的建設思路不能受限,因爲科技知識和信息發展速度很快,如現在的人工智能演變迅速,不斷產生新的技術,廣州科學館的建設必須與時俱進。“我在大學城附近上班,感覺到廣東科學中心的利用率就比較低,有些展品也已過時。廣州科學館的建設就要注意思路設計的超前,否則容易被淘汰。”

定位:

廣州科學館以“世界一流、國內領先、廣州特色”爲總體目標,具體功能定位包括:科技旅遊文化地標;廣州市民終身學習的夥伴;中小學師生科學探索的首選校外課堂;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搖籃;人文社科和科技傳播的服務平臺。

功能設置:

廣州科學館功能設置上劃分爲三大區域:公共活動區、業務科研區綜合管理區。其中公共活動區爲觀衆的參觀活動區,面積約佔六成,劃分爲常設展區、臨時展區、科技影院、科學表演區、科學實驗區、兒童體驗區、多功能廳、觀衆綜合服務區、戶外科學廣場等多個部分。

多個主題:

科學館的展區將設多個主題,分別是創智風暴、創新未來、創藝工場、和享你我、樂享活力、共享粵章、城市夢想家、生活演奏家、綠色暢想家。依次展示基礎科學、前沿科技、藝術和科學、社會認知、運動娛樂、廣州特色、城市家園、生活家園和自然家園等內容。

選址:

廣州科學館選址在廣州塔南側,地處廣州市新城市中軸線南段核心區。具體位置西接嶺南公園,南臨麗園雅庭,東鄰赤崗北路,北鄰美術館。

規模:

廣州科學館項目總建築面積爲80000平方米。規劃用地面積34213.619平方米,其中淨用地面積29435.184平方米,道路面積4778.4350平方米。

設計:

經過國際招標,建築設計最終採用中標方案“懸浮城坊”(原名“科技魔方”),中標單位是西班牙NSA公司。

“懸浮城坊”的外形設計靈感源自宋朝哥窯青瓷、科技魔方和傳統嶺南街區冷巷。結合廣州的特殊氣候條件,以瓷器爲原型的單位排列而成,其間以窄巷分隔,在科學館內部爲遊客提供陰涼的新城市開放空間。

中央財政補貼 有望免費開放?

相信不少人還會關心,廣州科學館建成開放後怎麼收費,有可能免費嗎?目前國內大部分城市的科技館(科學館)都由當地科協管理。2016年5月中國科協黨組負責人來廣州參加活動,建議將廣州科學館交由廣州市科協管理,打造成南方高水平科普場館。根據中國科協、中宣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關於全國科技館免費開放的通知》,全國免費開放的科協系統所屬的公益性科技館可獲中央財政補貼。也就是說,廣州科學館如果交由廣州市科協管理,並且進行免費開放,中央財政將每年給予補貼。爲此,廣州市政府已同意,廣州科學館建成後由廣州市科協管理使用。換言之,廣州科學館建成後有望免費開放。

廣州科學館項目2013年3月已立項,但因各種原因未能實施建設,現需要重新報批立項。項目用地現正進行徵地拆遷,尚未進行主體建設。用地徵遷由海珠區國土徵遷辦負責,據最新消息,預計今年年底有望完成徵遷工作。

已有137家科普單位接受市民參觀

廣州地區已有60多家市級以上科普基地,還有很多分佈在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事業單位的可以從事科普教育的場地資源。廣州市科協在2013年做過調查,大量科普場所不被市民所知悉,爲此,從當年9月開始啓動“廣州科普一日遊”活動,免費組織市民到廣州地區的重點實驗室、科研院所、龍頭企業、高新企業等科普基地體驗參觀。活動至今已有近42萬人次報名參加,廣州地區48家科普基地參與接待。

2014年市科協又新增“廣州科普遊自由行”活動,市民可網上報名在指定時間前往科普資源單位參觀。接受“自由行”參觀的科普單位有中山大學醫學標本館、廣州血液中心、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州市蔬菜工廠化生產標誌示範場等,這些場地不具備接待大量遊客參觀的條件,但可利用節假日面向少量市民開放。比如到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參加科普自由行活動,可以瞭解醫院運作流程,學習急救、護理等知識。目前已經有137家廣州地區的重點實驗室、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科普資源單位接受市民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