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篪和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視訊對話:臺港藏疆問題 美方碰不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新華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2日表示,希望美國新一屆政府順應兩國民意和歷史潮流,聚焦合作管控分歧,從四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正確認識看待中國,二是恢復正常交往,三是妥善處理矛盾分歧,四是開展互利合作。臺灣香港西藏新疆問題,美方碰不得。

楊潔篪與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董事會成員進行視頻交流,就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時,做上述表示。

「中國政府對美政策始終保持高度穩定性和連續性。」楊潔篪表示,「中方願同美方共同努力,推動中美關係沿着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軌道向前發展,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同時我們將繼續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希望美國新一屆政府順應兩國民意和歷史潮流,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回到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正確認識看待中國。上屆美國政府對華採取了一系列錯誤政策,根源在於美方一些人對中國存在戰略誤判,將中國視爲主要戰略競爭者甚至是對手,這是犯了歷史性、方向性、戰略性錯誤。中國發展的根本目標是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真誠希望同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實現共同發展,共創人類美好未來。同時要強調,任何人都無權剝奪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中國的發展壯大進程是任何勢力都不可能阻擋的。事實上,中美關係發展歷程充分證明,兩國完全可以也需要加強合作協調,實現共同發展,國際社會也呼籲中美開展合作。希望美方超越大國零和博弈的舊式思維,同中方一道,牢牢把握中美關係的正確方向

二是恢復正常交往。中美關係發展史蘊含着幾十年來兩國各界人士相互接觸、交流、溝通和合作的執着和辛勞,需要倍加珍惜。當前,中美恢復正常交往需要雙方相向而行,在政府層面上,兩國駐對方國家大使館等渠道可以發揮橋樑作用。兩國智庫、高校、媒體、地方、企業等社會各界也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爲中美關係增添更多正能量。希望美國新一屆政府取消那些滋擾中國在美留學生、限制中國駐美媒體、關閉孔子學院、打壓中國企業等錯誤和不得人心的政策措施,搬掉阻礙兩國各界交往合作的「絆腳石」。雙方要更多主動對外釋放中美合作的積極信息,增進兩國人民對彼此的正面認知,夯實支持中美關係發展的社會和民意基礎

三是妥善處理矛盾分歧。中美是兩個大國,歷史、文化制度不同,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關鍵是要妥善加以管控,不能任由其干擾兩國關係發展大局。雙方應尊重彼此歷史文化傳統,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尊重各自選擇的政治制度和發展道路。中國從不干涉包括大選在內的美國內政,從不對外輸出發展模式,從不搞意識形態對抗,從不尋求挑戰或取代美國的地位,無意劃分勢力範圍。美方應切實履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承諾,嚴格遵守一箇中國原則,切實尊重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和關切。美方應停止插手香港、西藏、新疆等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停止試圖通過干涉中國內政來牽制阻撓中國發展。歷史和現實都一再證明,這些問題關乎中國的核心利益和民族尊嚴牽動14億中國人的民族感情,是碰不得的,否則最終只會給中美關係和美方自身利益造成嚴重損害。希望美方充分認識這些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慎重妥善處理,避免給中美互信合作造成干擾和破壞。

四是開展互利合作。習近平主席多次講過,中美合作可以辦成許多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在疫情面前,中美能夠合作且必須合作的領域不是減少了,而是更多更廣了。中美雙方在抗擊疫情、經濟復甦、氣候變化等領域擁有很大合作空間。兩國還可以探討如何共同完善全球公共衛生體系。美方一些政客應立即停止借疫情對中國搞污名化,爲雙方開展抗疫合作營造有利氛圍。

楊潔篪表示,在經貿問題上,中方強調,經貿問題不應政治化,「國家安全」概念不能被濫用。中方將一如既往歡迎美國企業來華經營投資,雙方都要爲對方企業提供公平、開放、非歧視的環境。作爲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兩國增長前景越廣,越有利於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中方願同美方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並就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維護全球經濟金融穩定開展合作,助力兩國和世界經濟增長。

楊潔篪指出,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中國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落實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承諾,宣佈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美可就氣候變化、開發新能源、推動低碳可持續發展等開展互利合作,在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保護好我們的地球共同家園

楊潔篪呼籲,雙方應推進在兩軍、執法、禁毒、網路安全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加強在發展減貧、反恐、防擴散等重大全球性挑戰和地區熱點問題上的溝通協調,爲世界提供更多公共產品。雙方還可以在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框架內加強合作,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全球治理,推動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平衡、普惠和共贏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