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也開始退場了?到2025年,將迎來很多養老院的“閉院潮”!

養老院曾經是無數老人的退路。

兒女工作太忙,沒有人照顧,去養老院萬事大吉,但是現在,養老院也迎來關閉潮,無數養老院直呼:幹不下去了。

明明老齡化已經越來越嚴重,爲什麼養老院反而開始退場了呢?老人們以後又該去哪裡養老呢?

01:老齡化加劇,養老院卻直呼開不下去了

2023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超過了全國總人口的20%,這就意味着,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老人,這可不是小事。

人口老齡化已經加劇,大街上到處都是老人,萬一哪天老人比年輕人都多了,整個社會將出現嚴重的問題。

老年人這麼多,該怎麼管理,如何養老,誰來出錢,這些都要解決。

或許有人會說:養老還不簡單嗎,反正現在養老院很發達,花點錢住進去,還有護工照顧,萬事無憂。

但事實是,已經有不少養老院紛紛關停,就連留下的也常常直呼開不下去了,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法制日報》就曾經採訪了一箇中低收費的養老院,和我們想象的一派和樂的情況不同,這家養老院的負責人在採訪過程中始終面露難色,他說:每個月都在虧損,說不定哪天就倒閉了。

原來這個老養院已經幹了十多年,2007年他接手之後,就完全歸在了他的名下。

當時他一腔熱情,希望把養老院做大做強,但現實很殘酷。

當時他的想法是,開一家中低收入的養老院,收費不貴的話,老年人應該會十分心動,可現實卻給了他一個響亮的巴掌。

在這家養老院裡,生活能夠自理的老人一個月是1000塊錢。半失能和完全失能,則每個月要多交200~300元。

在開養老院之前,這位負責人曾經詢問過北京、上海的朋友,他得知上海、北京這些地方的養老院每個月的普遍收入甚至能在6000元以上,相比而言,他這家養老院已經很優惠了。

雖然價格優惠,但服務一樣都不少,畢竟照顧老人是一個很細緻的工作,少了哪樣,子女們都不願意。

一日三餐,清理大小便,洗澡、穿衣、簡單按摩,大城市有的服務,這家養老院一樣不少。

可即便如此,依舊沒有拯救這家養老院原先一直虧損的狀態。

爲什麼這家養老院會虧損呢?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來的人太少了。整個養老院裡只有不到20個人,用這20個人每個月交的錢來維持各方面的開支遠遠不夠。

據這位負責人所說,中低檔療養院面臨的,往往就是農村或者是城市裡收入不高的普通人。

這些人本來就沒有多少養老金,住不起特別高檔的養老院,他們的子女就算收入很高,但用來還房貸、還車貸,還要養孩子,能留給父母住養老院的也不多。

雖然一個月只有一千塊錢,但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很多父母根本不捨得掏這筆錢,連子女也不捨得,漸漸的,來的老人就越來越少了。

第二個原因是,因爲收費太低,很多護工並不願意做。

衆所周知,現在護工等服務人員的收費很高,普通照顧老人的費用往往在7000往上,甚至能高達上萬元,由於在養老院裡的老人們沒有子女幫把手,甚至面臨着生活不能自理的難題,所以這類護工要價更高,但養老院開不起這麼高的價格,這些護工普遍不願意來養老院裡服務。

如果提高價格找好的護工,勢必就會增加老人們每個月的成本,這樣一來,老人們不願意,他們的子女也不願意了,簡直是個兩難的問題。

負責人說,像他們這樣的養老院如今已經不在少數,光是附近就有五家養老院陸續倒閉,只有他一家還在支撐,他們傢什麼時候倒閉還是個未知數,但他害怕再這樣下去,他真的撐不住了。

02:養老院未必是老人們的退路,未來老人們又該如何養老呢?

人們都說養老院是老人的退路,但事實上真有那麼多人能夠退到這一步嗎?

並不是。

首先就是經濟問題,正如上文所說,一個月1000塊錢的費用都讓很多家庭頭疼,可想而知,放眼全國有多少養老院正面臨着這樣的問題。

現在的普通家庭,尤其是農村的家庭,有幾個願意掏這筆錢去住養老院的呢?

然後就是服務問題,中低檔養老院服務肯定會大打折扣,老人們怨聲載道,子女們也覺得不妥協,可太貴的養老院子女們又負擔不起。

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拿着普通的工資,住不起高檔的養老院,又忍受不了中低檔的療養院,這些老人又該何去何從呢?

這就是很多養老院面臨倒閉的癥結所在,養老院對於老人來說本身就是個高消費的活動,勢必不會讓所有人買單。

尤其是疫情三年,很多人賺不到錢,更不可能把那麼多的錢投在養老院裡。

再加上這些年來,某些養老院問題頻出,連連上新聞,讓本就對養老院持懷疑態度的人們望而卻步。

方方面面反映的都是養老院如今的經營難題,同時也折射出養老的困境。

中國人講究養兒防老,但在這個社會上,這四個字顯得是那麼涼薄且無力。

如今的子女們也面臨着沉重的壓力,有些人甚至忙到一年都無法回家看看父母,他們自己還面臨着高額的貸款,又如何能替父母養老呢?

養老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困難重重。

未來的老齡化大潮來臨之時,老人們又該如何養老呢?

我想大概會有以下這三條路。

首先是結合國家政策所開辦的養老院。

光靠個人開辦的養老院常常會面臨虧損問題,商家們賺不到錢,老人們找不到地方養老,等於是兩敗俱傷。

今年一月份,民政部養老服務機構透露,以後將發展智慧型養老,爲更多老人解決養老難題。

未來國家的政策支持加上養老院或許,或許會讓一部分人老有所養。

其次,是靠自己的退休金養老。

養老這件事情,說來說去,本質上就是錢的問題。

不管你身邊陪伴的是子女、護工還是養老院的工作人員,沒有錢都是萬萬不能的。

有退休金的老人能養活自己,沒有退休金的老人也必須要樹立一個意識,在退養老之前多存一筆錢,以備不時之需。

有了錢,至少生病住院的時候不必手心向上,不必再面對長長的信用卡賬單長吁短嘆。

最後就是抱團養老,現在社會上已經流行了抱團養老的新型養老方式,它指的是多個老人共同出資建房或者在一起生活,相互照顧。

2017年,退休教師朱榮林和老伴王桂芬,就和朋友們一起合資建起了500平的大別墅,邀請全國需要養老的人共同來居住,每個月交1000塊錢,房租水電另算。

這些人不止可以住在一起,還能互相照顧,談天說地,比老人們獨自養老要更熱鬧。

消息發出之後,短短一個月內就接收到了來自五湖四海將近200個老人的申請,他們稱這樣的養老模式令他們很心動。

現在網絡上也有不少類似的活動,打破了傳統認知,也爲我們指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養老未必是一個人的事情,和好友、朋友、網友一起養老,也未嘗不可。

但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要講清楚細節,以免發生經濟糾紛,同時還要觀察對方的品行,避免被騙。

總之,以前生活單一,老人們沒有更多的養老方式,但是現在養老方式五花八門,只要我們願意,總能尋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養老之路。

萬變不離其宗的是一定要攢錢,有錢可以選擇任何一種養老方式,沒錢就只能在家憂鬱度日。

攢錢,攢的是老年時的底氣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