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社論:完善試錯容錯機制 ,護航央企風投之旅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發改委聯合出臺政策,推動央企創業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支持央企發起設立創業投資基金,重點投早、投小、投長期和投硬科技;明確表示要建立以功能作用爲重點的創業投資基金全生命週期考覈機制,健全符合國資央企特徵的考覈和盡職合規免責機制,設置容錯率等。
兩部委聯合發佈的政策舉措,不僅在激勵央國企敢幹,而且還鼓勵央國企投資佈局曾經不敢和不願涉獵的風投領域,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提前、提早佈局,其傳遞的信念和決心無疑令人振奮。
央企一直是市場信心和經濟航向的路標,由於央企實力雄厚,市場信用評級高,與央企做交易一直被看作低風險交易。風投市場的實踐佐證了央國企在這一領域同樣具有定海神針作用。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央企共管理126只創投基金,認繳規模529億元,已投金額313億元,在推動科技攻關、紓解卡脖子問題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當前的國內創投市場中,國資是名副其實的中堅力量。2019年以來,國內風投市場經歷了一個明顯的週期行情,疫情以來由於諸多因素影響,市場化風投機構面臨退出渠道不暢、投資失敗率高及投資泡沫化問題嚴重等種種問題,大量前期資金無法變現退出,導致國內風投市場進入行業寒冬。這推動一些有實力的市場化風投(VC)轉尋國資合作,國企和地方平臺設立的母基金和產投基金等成爲許多VC、PE(私募股權投資)的LP(有限合夥人),有些甚至是單一資金提供方。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有控股和國有參股LP的合計披露出資金額佔比高達81.2%,成爲VC市場無可爭辯的中堅力量。
這次兩部委爲央企開拓風投市場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及容錯機制的建立、對失敗的包容度提升、完善內控機制和創新激勵機制等,都旨在通過分解風投市場風險敏感點和關鍵點,來提高央企創投基金的敏感性適應能力。
當然,這些政策舉措的成效有待市場驗證,要真正將央企的耐心耐力,轉換成風投市場的確定性支持框架,需在以下幾方面未雨綢繆。
一方面,要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央國企的體制機制決定了其更適合在確定性條件下追求穩定收益,對經濟社會的敏感適應相對較慢,而創新創業本質上是在可能性條件下尋求確定性收益,需要市場主體擁有快速決策能力。而要具備這些能力,必須是組織治理扁平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面向市場的弧度,即企業的市場接觸面。
這就意味着在風投市場上,提高試錯容錯率、提高戰略損失容忍度等,只是一個方面,其本質上是要真正面向市場、具備面向對象的敏感適應能力和決斷力,需要的是投資機構的風險可承載能力、風險管控能力和風險緩釋策略的應變力等。
因此,央企等如何參與創投市場,更適合在哪個環節參與,需要有一個清晰的角色定位;然後在對自身有了清晰的瞭解和對所從事的事業有了明晰認知後,去確定央企需要什麼樣的試錯容錯機制,設定怎樣的容錯空間和承受怎樣的戰略損失。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央企耐心資本、長期投資和創投市場穩壓器的作用。
鑑於近年來央國企參與VC、PE的實績和自身的獨特優勢來看,央企或許更適合在資金端發揮其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積極作用,如可利用央企低成本的融資能力和高信用等級,以母基金等身份,成爲專業VC、PE的LP,通過資金約束等發揮央企在創投市場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明確分工合作的邊界感。專業分工合作是現代經濟的本質特徵,創投市場不僅需要高容錯率、試錯糾錯機制,以及高戰略損失空間,更需要責權利明確的授權授信機制、獨立的抉擇能力,以及清晰的激勵約束機制和責任分擔機制等來確定各方邊界。
在此需明確,基於專業分工確定的邊界感,是確定容錯率、試錯糾錯機制、量化損失容忍度等內容的關鍵和核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將前者定義清晰。
風投、創新創業等活動中,只有確定了各方的邊界感,才能瞭然可信可行邊界;而只有能明確邊界,專業投資機構才能基於邊緣博弈描述創新創業的可能風險矩陣。這是將創新創業活動的具體行爲從不確定性轉變成可量化風險概率分佈的關鍵和核心。
因此,央企佈局創投市場,需開啓開放包容的坦蕩胸懷,有可爲有可不爲,真正將創新創業的不確定性量化成可操作的概率分佈圖,讓“失”有價值、“得”有方法,才能探索出中國創新驅動的新模式新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