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以交流輪崗撬動的師資供給側改革

學生人數從310人增加到1304人,學校中考平均分提升了220分……過去3年,上莊中學,這所地處北京海淀山後地區的農村學校,實現了“逆風翻盤”。一連串跨越式發展的背後,是上莊中學與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學教育集團從2021年開始的深度融合。

“上莊中學加入五十七中教育集團以來,兩校在教育理念、學校文化、教育教學模式以及管理模式和教育資源等方面都進行了融合,但最關鍵的融合還是教師隊伍的融合。”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學教育集團校長劉曉昶說,3年裡,五十七中有85名幹部教師到上莊中學交流,而上莊中學有36名幹部教師到五十七中交流。幹部教師在集團內大規模交流輪崗爲上莊中學增添了發展活力。

2022年,北京市海淀區啓動全區義務教育學校幹部教師交流輪崗。海淀區委教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杜榮貞表示,秉持“教師交流是基於新供給主體的優質資源的多次分配”的理念,海淀區幹部教師交流瞄準“補短板、強弱項、優結構、激活力、提質量”,以提高學校辦學質量、提升學生學業水平、加強幹部教師隊伍建設爲核心,撬動了一場區域幹部教師隊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區域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1

高位引領 新理念構建輪崗新格局

2022年,經北京市海淀區政府常務會、區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審議,《海淀區深化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幹部教師交流輪崗工作方案(試行)》發佈。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了義務教育幹部教師交流輪崗工作小組組長。

這場幹部教師交流輪崗被視爲撬動教師資源供給側改革的歷史機遇。爲了統籌全區幹部教師交流輪崗工作,海淀區教委與區委編辦、人社、財政等部門建立了工作聯席機制,統籌編制和崗位管理,實施動態調整。海淀區委編辦向市委編辦爭取政策,爲義務教育學校提供教師編制支持;海淀區財政局爲幹部教師交流輪崗提供資金支持;海淀區人社局積極協調市人社局,爲幹部教師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崗位管理、聘用等提供支持。

高位引領推動輪崗交流在海淀區迅速推進。2022年2月至7月試點期間,海淀區參加交流輪崗校級正職26人次,教師1980人。2022年9月,黨政正職領導中3人蔘與交流,教師參與人數達1866人,其中全職交流教師佔比高達71%,包括467名區級及以上骨幹教師,佔全職教師的35.2%。

爲了進一步推動義務教育學校教師交流輪崗工作,海淀區於2023年4月發佈了《海淀區2023年深化義務教育學校教師交流輪崗工作方案》。該方案詳細規劃了2023—2024學年的幹部教師交流輪崗中長期計劃:在2022—2023學年已完成34%交流任務的基礎上,2023—2024學年海淀計劃完成35%—40%的交流任務,2024—2025學年再完成25%—30%的交流任務,其中全職交流輪崗的教師不低於70%。

根據《海淀區深化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教師交流輪崗工作實施細則(2023年修訂版)》(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海淀區的交流輪崗政策在年限、崗位設置、任務比例、骨幹教師激勵、評優評先等方面均體現了海淀特色,相較市級政策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特別是鼓勵城區學校教師向北部農村地區學校交流輪崗,並強化了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和邊遠農村地區補貼政策,明確“由城區中小學交流輪崗到北部地區中小學並完成工作任務的,享受北部地區邊遠農村補貼和鄉村教師補助;鄉村學校交流輪崗到城區學校期間不再享受農村地區補貼和鄉村教師補助”。據統計,2022—2023學年間,已有129名教師從城區學校交流到鄉村學校。

此外,《實施細則》還明確了績效激勵制度,要求各校在績效工資分配中適當向交流輪崗教師傾斜,同時集團學校也要統籌使用經費對交流教師給予獎勵。評價和考覈方面,按照“誰用誰評價,誰用誰考覈”的原則進行,確保交流輪崗工作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實施細則》堅持“一盤棋”原則,不僅涵蓋了教委所屬公辦中小學,還將大學附中、附小的幹部教師也納入了交流輪崗範圍。黨政正職在全區範圍內進行統籌調配,而距離退休時間超過5年且在同一所法人學校連續工作滿6年的義務教育階段在編在崗專任教師也全部納入了交流輪崗範疇。市級骨幹、特級、正高級等優秀教師更是被鼓勵積極參與交流,不受年齡限制。

數據最有說服力。進入義務教育學校幹部教師交流輪崗第3年,海淀全區交流輪崗的總人數已達到符合交流輪崗條件人員的75%。其中,集團學校中總校派到各分校盟校的交流教師共計2282人,佔交流總人數的55.4%。

“教師交流輪崗激活了海淀教育生態,顯著加速了海淀基礎教育擴優提質進程。”杜榮貞介紹,得益於優質師資的穩定輸入,五十七中學上莊分校等一批普通校學生學業成績大幅提升,當地學生大量回流,學校管理、師資隊伍均得到了顯著優化,得到了學生、家長的廣泛認可。

2

需求導向 保證交流精準高效

劉慶新原系北京市海淀區雙榆樹第一小學的北京市級語文骨幹教師,2022年響應區級動員,交流到清華附中上地小學擔任語文教研室主任,他以工作室帶動學校詩意大語文發展,示範引領學校青年教師。2023年12月26日,區教委爲劉慶新召開“未來名師成長計劃”研討會,樹立教師先進典型,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2022—2023學年,海淀區開展了兩輪學區、集團教師交流輪崗雙選。一根網線連接供(個人意願)、需(崗位需求)兩端,實現“雙主體、雙主動、雙提升、雙受益”。

記者瞭解到,輪崗交流開展以來,海淀區按照“現狀分析、需求調研、制度設計、實施落實、反饋提升”五步工作法,建立了“幹部教師交流數據分析平臺”和“義務教育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管理系統”。海淀區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平臺導入了全區所有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職稱、年齡,骨幹教師學科分佈等教師隊伍情況,契合學校學生學業成績、中考增值評價、監測等成績。

基於對數據的精準分析,區域辦學樣態多元、教育體量大的海淀區,在實踐中逐步探索出了8種交流輪崗方式,如黨政正職在全區範圍內統籌調配交流輪崗、學區內幹部教師按比例交流輪崗、教育集團內幹部教師交流輪崗等。2024年,海淀區所有納入輪崗範圍的教師應輪盡輪,並要求各校全職交流比例不低於70%。

清河中學與二十中開展了“團組式”交流輪崗——“跨校兼課、雙師課堂、名師講堂、校際聯研”相結合,覆蓋初中3個年級19個班,20餘位中青年教師參與。與此同時,清河中學與農大附中推進“全職交流”,建立以校長爲組長的交流工作專班,定期統籌人員安排、科研繼教、教育教學、評估改進等工作。

“多種輪崗交流方式,對應了學校的不同需求,取得了對症下藥立竿見影的效果。交流輪崗近一年來,清河中學在英語、數學、勞技、體育和信息技術、心理融合等領域成長顯著。”清河中學校長彭璇說。

此外,爲了妥善安排因交流輪崗並調轉人事關係而帶來的突破崗位結構比例人員,海淀區實行實名制管理,允許相應崗位人員按原有崗位等級超聘,在3年內逐步消化;同時將集團化辦學人員經費納入績效工資,由集團學校統籌分配,對交流教師給予獎勵。此外,海淀區還將義務教育教師交流完成情況納入義務教育學校績效考覈指標和集團化辦學考覈指標,對完成交流輪崗任務比例的義務教育學校,在考覈中給予加分。

“海淀幹部教師輪崗交流堅持黨管人才,剛柔並濟。一方面擴大範圍,將部屬市屬學校集團化師資全部納入交流輪崗範圍;另一方面在現有政策制度框架內,充分利用已制定的關聯職稱評審、崗位晉升、骨幹考覈、集團化辦學人員經費獎勵激勵等交流政策性工具,分類、個性化應對解決問題,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杜榮貞說。

3

數字驅動 技術賦能柔性輪崗

在海淀區第四實驗小學三年級的一節語文課上,海淀實驗四小教師張德葉和首師大附小教師白宇以“雙師直播課”的方式,共同爲學生講授課文《秋天的雨》,輕鬆實現了兩校學生同上一節課。

2022年2月以來,幹部教師交流輪崗讓海淀實驗四小與學區內的首師大附小等學校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每次直播課前,爲了讓學習內容、課堂交流無縫銜接,兩校教師都會通過區域內“聯片教研”的方式一起備課,這也被教師們親切地稱爲“柔性交流輪崗”。

2022年以來,海淀區採用海淀教育數據平臺對轄區學校教育教學情況進行精準分析,分類個性診斷。根據學校個性需求,統籌開展“雙師課堂”、校際聯研、名師講堂(課後服務)等教師交流,通過技術賦能,助力學科優秀教師拓展輻射引領範圍。

“一體化聯研”和“雙師課堂”系列活動以教研員力量爲引領,組建“雙師”協作團隊和校際聯研團隊,幫助受援學校系統規劃設計聯研方案,圍繞“素養導向的學習目標、引領性的學習主題、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持續性的學習評價”等內容層層遞進,以課例爲載體開展聯研實踐,基於數據分析反饋改進教學,多輪次迭代優化教學設計與課堂實施。

在實踐中,海淀區研發出支持“一體化聯研”的工具資源與實踐模型,形成了基於“一體化聯研”的“雙師課堂”模式和優質雙師課例資源庫,驅動課堂教學提質和優質資源共享,有力支持了集團教師柔性交流輪崗。

亮眼的不僅是數字,更多的是學校教師的實際獲得。在七一小學和北京鐵路實驗小學開展團組式交流過程中,兩校語文團隊共同開展項目式的整本書閱讀學習研究,發揮各自優勢,建立了班主任工作室、英語喜劇教育工作室、柯達伊音樂工作室,還開設了王長弟“合作學習”課堂、常秀傑“數學好玩”課堂、張建軍“數學思維”課堂、馬惠青“版畫教學”課堂以及付龍“信息技術”課堂,實現了從項目式學習到優質資源的輻射引領。

不僅是區級統籌,以進修學校集團爲代表的海淀區各集團學校也積極探索構建“雙師課堂”、校際聯研的工作模式,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助推教師隊伍建設。交流輪崗工作開展以來,16所團組式交流試點學校和結對學校之間全面依託智慧教育平臺開展教師交流工作,採用跨校兼課、“雙師課堂”、學科校際聯研、課後服務、名師講堂提優輔導等方式共同提升。

杜榮貞表示,2024年海淀區將建立海淀教育大數據平臺常態化運行機制,聚合人力資源數據和相關監測數據,推動教育行政、教研、科研等多部門協同,分學區、集團和學校不同層級確定交流需求,統籌市區骨幹教師具體到學科、年級按需精準交流。同時,依託智慧教育平臺,海淀區還將落實課堂教學、教研平臺、資源應用、教學評改四項任務,探索交流評價試行標準,推動區域交流增值評價與效果評估,切實將幹部教師交流輪崗作爲落實中央和北京市“雙減”政策、創建國家級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建設“十四五”高質量現代化教育強區的重要舉措。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02日第4版

作者:本報記者 施劍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