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尹優平:普惠金融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環節
人民網北京11月12日電 (記者羅知之)“金融機構要把握‘十四五’發展機遇,形成普惠金融新發展格局。”在今日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上,人民銀行消保局副局長尹優平表示,普惠金融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環節,要堅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
尹優平認爲,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理念,普惠金融進入新發展階段。今年是《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間,在各有關方和金融機構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規劃》各項任務得到了有效貫徹落實,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明顯提升,建立了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普惠金融體系。
尹優平表示,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可以預見,普惠金融將是新發展階段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發力點,在惠及民生、助力新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運行帶來嚴重衝擊,數字普惠金融共享、便捷、低成本、低門檻的特點使其有效經受住了疫情考驗,有助於解決普惠金融“商業可持續”“成本可負擔”的發展難題,進一步增強了金融服務韌性。
“人民銀行聯合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貨幣信貸和普惠金融支持政策,全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廣大金融機構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創新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普惠金融領域信貸投放,大力推進減費讓利,及時將優惠政策傳導到小微企業等普惠羣體,切實解決融資需求,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和實體經濟恢復發展。”他說。
尹優平介紹,具體來看,一是完善有競爭力的普惠金融機構體系。堅持市場在普惠金融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健全廣覆蓋、有差異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分類、分層滿足不同普惠羣體的金融需求。
二是完善有適應性的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隨着不斷擴大內需市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經營模式不斷涌現、人口老齡化等,需要不斷增強金融產品的適應性,有針對性地滿足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三是完善有溫度的普惠金融能力體系。當前金融機構普惠金融服務能力還有待繼續提升,經營管理模式、風控模式還有較多與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金融供需還不夠匹配。同時,人民羣衆、小微企業的金融能力和金融素養還不高,未來要着重提高這方面的金融能力。
四是完善有深度的普惠金融生態體系。要完善支付、徵信、擔保、破產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良好的信用環境,優化普惠金融相關的法治環境,特別是在數字化時代浪潮下,完善數據資產產權、交易流通制度和標準。
“普惠金融不僅是國家重要的金融戰略,也是惠民生、暖人心、利長遠的重要金融舉措,要持續推進,政府和市場有機互動,協同發力。”尹優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