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20部爆款,在快手做短劇爲什麼這麼“穩”?

繁榮的用戶生態,提供了對於多元化創新的需求空間與消化能力;與之相協,成熟的賽道佈局,則給創作提供了更好的具體引導;而向下解決門檻、向上推動收益的扶持體系,更在關照創作者生存與發展的諸多關鍵環節。快手當下給到短劇創作的,是一塊穩定、可靠的土壤,這正是高爆款率高成長性的關鍵。

作者:邦元‍‍‍‍‍‍‍‍‍‍‍‍‍‍‍‍‍‍‍‍‍‍‍‍‍‍‍‍‍‍‍‍‍‍‍‍‍‍‍‍‍‍‍‍‍‍‍‍‍‍‍‍‍‍‍‍‍‍‍‍‍‍‍‍‍‍‍‍‍‍‍‍‍‍‍‍‍‍‍‍‍‍‍‍‍‍‍‍‍‍‍‍‍‍‍‍‍‍‍‍‍‍‍‍‍‍‍‍

編輯:藍二‍‍‍‍‍‍‍‍‍‍‍‍‍‍‍‍‍‍‍‍‍‍‍‍‍‍‍‍‍‍‍‍‍‍‍‍‍‍‍‍‍‍‍‍‍‍‍‍‍‍‍‍‍‍‍‍‍‍‍‍‍‍‍‍‍‍‍‍‍‍‍‍‍‍‍‍‍‍‍‍‍‍‍

版式:王威

今年的寒假、春節檔,短劇市場火到高點,以往只有少數領先平臺進行檔期排播運營,而今年幾乎所有內容、視頻、直播相關平臺都做出了行動。在這種競爭中,快手仍然答出了最高分,寒假檔活動中,多達20部新短劇的播放量破億,部均爆款。

亮眼數據背後,其實有着許多值得關注的狀態。

比如,快手短劇用戶對創新內容的消化能力顯然足夠強,新題材新視角作品紛紛成爲這批爆款的主力。

短劇新進入者的發展可以很順暢,在快手的助力下,新創作者可以更精準地創造好內容,即便在競爭激烈的檔期,也能更好地被看到。

當然,更值得一提的是,快手短劇的“捧人”能力已經非常強,在這個檔期,不止快手寒假新劇的演員們頻上熱搜,從快手短劇走出去的演員們也成爲同期行業爆款內容的重要記憶點……

從中我們能感受到,快手短劇生態的成熟水平與容納能力,正在給多元化的短劇與短劇創作羣體的發展,提供一塊穩定、可靠的土壤。

劇和人都火出圈,快手短劇吸引力更強‍‍‍‍‍‍‍‍‍‍‍‍‍‍‍‍‍‍‍‍‍‍‍‍‍‍‍‍‍‍‍‍‍‍‍‍‍‍‍‍‍‍‍‍‍‍‍‍‍‍‍‍‍

正如開篇所提,快手短劇寒假檔表現相當突出,在部均爆款的基礎上,更有7部播放量破3億,兩部破5億。整個檔期中,快手短劇在貓眼熱度榜拿下過11次日冠,在貓眼短劇熱度榜共登榜超392次,在德塔文短劇週報則登榜36次。

在這種表現下,快手短劇自身,乃至整個短劇領域的大衆吸引力,都有了新的突破。

一方面,這批新短劇收穫瞭如熱門長劇、電影一般的輿論關注度,引發了諸多熱議。

如《超能坐班族》獲微博認證爲短劇首個微博站內爆款單條,與同期的爆款長劇集《在暴雪時分》等文娛內容並肩。

而《超能坐班族》中的打工人共鳴、《我和爺爺》的溫暖親情、《九兒》的女性爲自己而活主張等內容特色,都成爲觀衆在劇外的討論熱點,也形成了持續的發酵擴散。

另一方面,劇火的同時,人也火,許多參與短劇的演員受到更多關注。

短劇原生演員不僅更多地“被看到”,還火出了圈。典型如演員錦超,在綜藝《無限超越班2》中受到節目內外一致好評,他作爲新興短劇演員的表演信念、能力,讓業內人士和大衆都感到驚喜。事實上,近幾年隨着長劇市場的重頭部策略與題材變遷,一些中腰部演員及新人演員的出演機會相對受限,短劇的興起正讓他們擁有了更多的出演機會與成長空間,快手在這其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如錦超通過快手爆款短劇《長公主在上》《東欄雪》快速成長,一批年輕演員都是通過在大量快手精品短劇中表現出色、被市場看見,獲得了進入多元化內容賽道的發展機會。

快手短劇對人才先一步的聚攏和滋養或許已到了一個階段性節點——無獨有偶,同一週期中,包括李菲、林澤輝等同樣由快手短劇中成長起來的青年演員,都在不同程度地吸引到更多觀衆的注意力,他們各自擔當主角出演的短劇項目《授她以柄》《皎月流火》等,也先後成爲第一季度爆款。

而與此同時,許多本就擁有一定知名度和觀衆緣的明星藝人,也在快手短劇中集體出現,帶來雙贏效果。短劇因這些藝人而吸引更廣泛人羣的注意力,衆多藝人也在短劇這一創新內容呈現中碰撞新的火花。

典型如《我在大宋開酒吧》中,張曉龍、斕曦二度組成CP,終於彌補“溫太醫沈眉莊”的遺憾,戳中了觀衆的喜好與想看,圍繞這對CP及相應新人設新故事的話題,多次佔據微博、快手等平臺熱榜。這對兩位中年演員來說,確實是一次重要的借力,也帶動該劇實現超過5.7億次的正片播放量。

此外,尹正、郭曉婷、喬杉、宋木子、李純等等知名演員,均在這次快手短劇的寒假檔中驚喜登場。春節檔有《飛馳人生2》上映的尹正,在大小屏幕實現同步存在;作爲近年最受歡迎的喜劇演員之一,宋木子、喬杉上演“囧途”新篇;李純首次實現絕美民國年代扮相……種種話題,都形成了較大的關注度。

整體來看,由劇到人,整個寒假檔快手短劇創造了超293個全網熱榜話題,全網累計實現超394.7億話題閱讀量。

用戶繁榮、佈局成熟,令創新有效落地‍‍‍‍‍‍‍‍‍‍‍‍‍‍‍‍‍‍‍‍‍‍‍‍‍‍‍‍‍‍‍‍‍‍‍‍‍‍‍‍‍‍‍‍‍‍‍‍‍‍‍‍‍‍‍‍‍‍

快手短劇的寒假檔呈現,其實可以給到創作者更多信心:這個平臺確實是創新導向的,且創新能取得實打實的有效成果。

可以看到,這一檔期播放量前四位的短劇項目,都是創新題材或視角。如《我在大宋開酒吧》,是古風美學與現實關注點的巧妙交融,使得劇集既有古意美,又突破性地擁有當下的生活思想內核;《我和爺爺》在治癒類情感選題上,少見地選取出忘年交爺孫情;《超能坐班族》是切入都市職場,用奇幻想象構思,荒誕包裹辛辣現實;《一路歸途》則由喜劇與公路開拓男性向受衆。

這其中的原因,在我們看來,繁榮的用戶生態,提供了對於多元化創新內容的需求空間與消化能力;與之相輔相成,成熟的內容佈局,則給創作提供了更好的具體引導。

從用戶生態來看,快手短劇的用戶羣體龐大、有活力,且持續在生長。

2023年底,快手短劇日活用戶已達2.7億,同比前一年增長3.8%。其中,重度短劇用戶的增長幅度很大,由2022年的6160萬發展到2023年底的9400萬,提升了52.6%。這種成長性,無疑是非常可觀的。

與此同時,用戶對快手短劇也有着非常強的粘性和高頻的使用習慣,目前近8成的快手短劇用戶會每週觀看短劇,而2023年底快手短劇用戶日均觀看時長同比增長了17.2%。

這樣繁榮的用戶基礎,給快手短劇帶來了寬闊的需求市場,同時也給快手提供了深度理解短劇用戶的可能。從中,快手更細分地進行人羣分類,區分用戶畫像及相應內容需求;他們會更極致地拆解高淨值人羣的消費行爲與內容關注點作爲優勢賽道,同時也會合理梳理與預判更多受衆羣體的開拓節奏和策略,進行多元化佈局。

來源:《2023快手短劇價值報告》

也正是基於這樣持續深入的用戶需求理解,此前一年,快手短劇在內容品類升級、題材多元化上實現重要的階段性調整,呈現更成熟的佈局思路與狀態。其一,覆蓋主流內容類型,實現了戀愛、古風、都市、懸疑、搞笑、家庭、魔幻、校園八大品類賽道。其二,強化發揮快手特色優勢,當下階段在戀愛、古風、家庭三個優勢單點賽道上着力深耕,對相應賽道也有適應性的表達升級和內涵擴容。如古風賽道升級爲“華風”,強調“東方美學”邏輯,增加中式志怪題材,由此擴大賽道空間價值。又如將家庭賽道,預設爲社會現實熱點的重要承載空間,實現短劇更大衆化的共鳴。其三,在多元化賽道上尋找更豐富的切口表達,比如男性題材口味、Z世代審美需求、銀髮故事關注點等。

在這樣更細化的引導下,創作者可以放心地進行創作,完成更有效的創新。

門檻向下、收益向上,解除創作後顧之憂

在提供創作創新土壤的同時,快手短劇對創作羣體的扶持與發展,每一年都在加大力度,幾方面並重:降低短劇領域的進入門檻,提升激勵和支持水平,爲創作者開拓商業變現空間,以及在宣發等多環節儘可能提供資源能力解決後顧之憂。

2023年,快手就曾進一步降低進入門檻,取消了賬號粉絲量的限制。而在今年1月,快手又對星芒短劇合作計劃進行再度升級,包含重點項目參投金額從原本的最高40%提高到50%,每千次有效播放量最高分賬可達25元,提供平臺級資源扶持和業務全鏈路1V1服務等等強力支持措施,進一步激勵精品創作,推動創作生態的優化。

星芒短劇合作計劃新升級

在幫助創作者變現方面,近幾年快手一直在商業化短視頻、電商、直播等多維變現渠道給予資源和政策扶持,2023年又在短劇的IP版權開發運營、短劇出海、付費短劇等新興模式環節上幫助創作者進行探索嘗試,由此在快手實現短劇變現的創作者人數越來越多,整個2023年環比增長超過了23%,2023年Q4,10萬+粉絲以上的短劇創作者,通過廣告變現的數量比Q3增長超過12%,劇情類達人電商GMV同比收入增長了61%。

來源:《2023快手短劇價值報告》‍

快手短劇亦在商業生態和模式上進行持續革新,目前,面向新的消費經濟市場,快手已經率先形成了比較成熟健全的短劇商業化生態,爲品牌營銷提供了靈活豐富的合作場景和方式。

比如品牌冠名、植入營銷,甚至爲品牌定製短劇。在此次寒假檔《我和爺爺》《遇見她純屬意外》《超能坐班族》《一路歸途》等多部短劇中,包括蟲草川貝膏、智能手機、天貓年貨節、京東養車等品牌和產品就以多元化的形式,適配劇情進行了絲滑植入,同時打通快手電商鏈路完成有效轉化。

而隨着如明星藝人這樣有更大聲量的創作者們進入短劇領域,傳統商業廣告代言模式也在短劇中產生着新的可能性。如上汽大衆就通過“明星TVC+快手星芒短劇”打造大聲量大熱點,由王耀慶主演的短劇《意想不到的人生》播出後,TVC及短劇分別收穫了1600萬+和6236萬+的播放量。

同時,在品牌全年關鍵營銷節點,快手還會進行內容定製、品牌劇場、話題活動等規模化內容佈局,加碼內容引導、後鏈路轉化等營銷措施,幫助品牌實現最大化的曝光和轉化。

當從基礎扶持到高階商業模式的整個體系基本成型之後,值得一提的是,快手已經又先行一步,探索新的增量空間,比如近期提出了“短劇+”的全新方向。

其一,短劇+IP,提前佈局探索短劇IP的長期鏈路,探索新的生態玩法。目前快手已經與知乎達成合作,短小說的IP開發成爲雙方合作的當下落點,而據稱4月中下旬就將向行業公佈更具化的思路與規劃。其二,短劇+新科技,以AIGC去推動短劇的工業化進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並實現更多的題材類型與創意想象力的實現空間。據快手文娛業務部劇情業務負責人於軻表示,他們正在與陳坤(@閒人一坤)導演合作推出快手的首部AIGC短劇《山海奇鏡之劈波斬浪》,4月即將上線。其三,短劇+文旅,探索帶動新的消費模式。

在這樣的前景預設下,我們很期待在快手的助力之下,更多的短劇創作者與好內容,在今年接下來的三個季度中獲得更豐富的成長空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