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爲什麼這麼喜歡在大陸工作?(下)

作者希望很快有機會去看看西藏新疆青海寧夏海南這五個地方,完成遨遊神州每一個角落心願。(中新社

大陸這三十年來,我從跟兄長一樣的幹部打交道,轉變成跟像兒女般的學生打交道,交往的朋友變年輕了,但是忘年之交的濃郁情感味道卻是一樣的。

記得2010年我在北京生了一場大病。我太太因爲簽證關係,到了第四天才趕到北京的醫院陪我,她到了之後,非常驚訝感動於好幾個小年輕輪流在醫院照顧我的起居。我太太沒有想到我在大陸有這麼多孩子,這些年輕人平時叫我楊老師,但是私下更多是叫我楊爸爸,去年父親節,我的微信進來了好幾個紅包,我跟我太太說好幾個學生說祝我父親節快樂,一日爲師終生爲父,我想這樣的年輕人恐怕在臺灣並不多見吧!

遨遊神州三十年,一般人看見的可能是經濟的進步,但是我更看見了三個深層變化

首先是大陸80後的家長,尤其是都市的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品德素質,即使自己學問不多,社會地位一般,但是都希望孩子成爲正直有用的人,這個是在臺灣逐漸失去的人性價值

其次,大陸政府及社會正在全面的尋回中國文化根基小學生國學、背唐詩成年人論語、看古書風氣十分興盛,在臺灣這些年丟失的,大陸正在加速尋找回來。

最後是大陸社會政治精神,雖然仍然強調社會主義,但是國父孫中山主張和地位逐漸受到重視,臺灣不要的富足、公平、大同,大陸政府正逐漸努力在找回來,從當前扶貧成爲中國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可以看見這個趨勢

三十年過去了,對於神州大地,我還有兩個未了的心願。我希望很快有機會去看看西藏、新疆、青海、寧夏、海南這五個我還沒有走到的地方,完成我遨遊神州每一個角落的心願。其次,也希望有機會重新拜訪李白蘇東坡、韓愈那些文人曾經佇留、書寫情懷的地方,再一次享受徜徉於施孝榮中華之愛的情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