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日本真這麼討臺灣人喜歡嗎?
日本殖民時期留下了不少日式建築,修繕後成了年輕人的打卡景點。(莊哲權攝)
最近身邊同學開始喜歡上日劇,常常在自己的臉書上發文,我也喜歡日本的動漫,如:《海賊王》、《火影忍者》與《犬夜叉》等,不得不說日本不只是影視業做的不錯外,還有很多的領域也是屬於世界前列,如:精密加工、美妝製藥、半導體集成電路、攝像鏡頭、鋼鐵產業、化工製造和機械車牀等。
日本是我第一次出國旅遊的地方,也是我去過最多次的國家,或許是距離不遠,很多臺灣打工仔在歲末年休的時候,也喜歡到日本血拼,回臺大包小包的購物袋是他們最佳的戰績,森田、大冢、小林製藥、尼康、卡農、索尼相機、優衣庫、美津濃服裝、資生堂、DHC、SK-II彩妝保養、任天堂遊戲機等知名的品牌羅列眼前,在臺灣家庭裡面也常看到豐田、鈴木、本田、日產、三菱的車子、東芝、夏普、松下的電器產品、無印良品的日常生活小傢俱和潔霸、魔術靈、花王等芳香清潔用品。不少朋友攻讀日語系或去進修日文作爲第二門外語,甚至姐姐結婚的時候還說要去日本銀座拍婚紗,親戚們也去了日本好幾回,難道日本真這麼討臺灣人喜歡嗎?
是的,曾經也有大陸朋友這樣問我,日本曾經殖民過臺灣,過去那段被日本人差別待遇的歷史,難道臺灣人都忘了嗎?
1895年,清廷在甲午戰爭戰敗後,派遣外交大臣李鴻章先生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殖民,一直到1945年於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向民國政府投降並歸還臺灣,臺灣就此光復並回到中國手中,被殖民期間經歷三任天皇,分別是1895-1912年的明治天皇、1912-1926年的大正天皇與1926-1945年的昭和天皇。被殖民的50年間,歷經三次較大的政策改革,始政時期的無方針主義、同化時期的內地延長主義和二戰末期的皇民化主義,大正初期因對臺灣不熟悉,加上還有由臺灣原住民與漢人所發起的多次反抗事件,如:霧社事件與西萊庵事件等,是故日本對臺灣的態度並沒有非常積極。
但隨着日本對大東亞共榮圈的概念逐漸成型,發動殖民侵略需要大量糧食,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日本開始執行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發展策略,以所謂臺灣是日本領土的延伸來拉攏臺灣人,於是臺灣進入同化政策時期,很多臺灣人對日本的好感也是從此開始,因爲既得利益者沒有反抗的理由,一些人爲得到更多薪餉、糧食發配、更好的待遇與職位選擇順從日本人,甚至可以取得鹽業、煙業、肉品的販賣專賣權,從而快速積累財富。
到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日本人在各地戰場開始力不從心,於是發起工業臺灣、農業南洋的策略,大力栽培臺灣人成爲技師、工匠等專業人員,將臺灣打造成日本維修飛機、製造坦克等武器的生產基地,最後乾脆直接洗腦臺灣人和原住民,聲稱臺灣人是天皇的子民,從此臺灣進入皇民化時期,漢人需要改日本姓名,爲日本人上戰場,強迫他們成爲車伕、醫療隊、工兵和苦力,女孩子則成爲日本人的慰安婦,而原住民則是被強迫組織成高砂義勇隊,赴陸和國軍作戰,很多人是走着出去、躺着回來,甚至身首異處。美國因爲珍珠港事件開始加入亞洲戰場,臺灣是日本的殖民地,據耆老所述,那時候美軍的戰機天天轟炸臺灣各大小城市,廠房常常失火爆炸,大家都不敢生火煮飯,過着三餐不繼的生活,就怕被美軍發現,這樣的生活一直到日軍投降後才徹底結束。
日本人對我們的影響真是很難就三言兩語能夠形容,因爲日本的殖民,臺灣一地的醫療概念與環境衛生是當時亞洲前列,現在的建保制度與醫療品質都不亞於世界各地,甚至超越許多已開發國家,整齊的棋盤式都市街道規畫和良好的疏水管道,讓臺灣的各都市成爲當時各國模仿的典範,臺灣現在的農業技術也有賴於日本當時興建各農業研究所與學校的奠基,那時候臺灣的工業實力放在國內更可以說是一枝獨秀、無出其右,栽培出來的技術員、專業人士、工程師等,也爲日後的重工業發展做出貢獻。
很多事情總是一體兩面的。我喜歡日本人低調的作風和務實的工匠精神,前任領導人安倍晉三在外交事務上的沉穩應對與委婉圓滑,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臺灣人對於時間一詞的概念、對於大衆交通運輸系統的衛生維護等,都是從日治時期建立起的,至今我甚至能夠自豪地說:外人甚至看不到亂扔垃圾、霸佔博愛座、偷吃零食與插隊的現象會在我們的捷運、地下鐵和輕軌上發生。但日本人對臺灣人的傷害也是不可以視而不見的,臺灣的慰安婦問題、對臺灣女性始亂終棄的問題、大量開採臺灣珍貴木材與稀有礦產並帶回日本的問題、壓榨臺灣人士並給與不平等待遇的問題、對臺灣反抗的原住民施以生化武器攻擊的問題等,都是有待日本人去面對與處理的課題。
最後我想說,不論功過如何,都是上代的歷史,我們不要過度地渲染日本人的好、也不要刻意去記住日本人的壞,懷恨不會讓我們更好地展望未來,一味地媚外會讓我們失去自己的驕傲,就像電影《賽德克巴萊》的莫那魯道所言:「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麼我就讓你看看野蠻的驕傲。」我們該好好保守屬於自己的特色風俗與傳統文化,日本人的優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日本人的缺點更需要我們時常警惕,不要用上代的恩怨去評判下代的百姓,相處之道貴在交心,不論是誰都不要有先入爲主的成見,才能讓我們用最客觀的視角去看待每個人事物。(黃悅軒/北京大學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