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爲什麼做事喜歡拖延?這是我聽過的最科學的解釋

來源:少年商學院

本文共2800字,閱讀約需7分鐘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永不失聯繫

暑假家庭作業,可以說是中國親子關係的一大殺器。我相信,每個陪孩子做作業的父母,背後都有一把“辛酸淚”。

微博上一搜“陪孩子寫作業”,就能看到各種家長崩潰的瞬間和吐槽。

家長在面對孩子寫作業拖拉的問題上,很容易喪失冷靜,因爲孩子現在還只是寫作業拖拉,但如果養成了拖延的習慣,以後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會習慣將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才完成。

中國有句古話:三歲定八十。瑞典著名心理學者和心理治療師葛安妮和葛碧建在《0-12歲,給孩子一個好性格》一書着重強調,童年期孩子性格的形成就是一生性格的原型。

對於孩子來說,他從一出生就是一張白紙,他後天長成的模樣90%是教育的結果。

所以從小就培養孩子良好的做事習慣是很重要的。但是面對拖延症,我們身爲成年人都無可奈何。

心理學家皮爾斯·斯蒂爾在著作《拖延心理學2》中提到,他曾調查了遍及全球的2.4萬多人,他說其中95%的受訪者承認至少偶爾會犯拖延症的毛病。

其中有約25%的人有慢性拖延症,這個比例比20世紀70年代時高了4倍。可以說,拖延症不僅僅是孩子,也是現代人都會面臨的問題。

拖延症其實焦慮的表現

很多人都認爲孩子之所以做事拖延,大多數是他太懶惰,自控能力太差,時間規劃太差導致做事沒有條理。因此要克服拖延症的關鍵,應該是要做好時間管理。

但有的家長會發現,即使幫助孩子做好時間規劃,每個時間應該做什麼樣的工作都寫的明明白白,孩子依舊會做事拖拉。

這時候家長就會陷入困惑,究竟應該怎樣才能解決孩子拖延症的問題呢?

《紐約時報》有篇文章曾說,拖延症產生的原因,其實是因爲人會對開始或完成任何任務或決定感到焦慮,而將拖延作爲應付焦慮的一種機制。

拖延症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因爲我們明明知道一件事對自己是有害的卻還要做。那爲什麼我們還是會陷入長期拖延的非理性循環?

是因爲我們無法控制,要開始或完成一件事情時產生的消極情緒。

情緒調節決定了是否拖延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奇怪,我們僅僅是因爲心情不好而拖延嗎?像孩子之所以寫作業拖拉,也僅僅是因爲沒心情寫?

簡而言之,是的。

心理學教授Tim Pychyl博士也提到:“拖延是一種情緒調節問題,而非時間管理問題。”

拖延不是性格缺陷比如懶惰,也不是說時間管理能力太差,它更重要的是因爲要完成某些任務的挑戰性,以及產生的消極情緒:無聊、焦慮、不安、沮喪,甚至自我懷疑。

有可能任務本身就讓人厭惡,比如說孩子很討厭數學,現在卻被要求寫好幾份數學試卷,會本能地有抵抗情緒。

拖延症也有可能和更深層次的感受有關,比如自我懷疑。

可能孩子不寫作業的原因,是在想數學這麼難,我要是做的不好怎麼辦?

事實上有研究證明,很多人在拖延之後往往都會自我責備,這種想法叫做“拖延認知”。

我們會懊惱當時爲什麼不盡快把事情做完,這樣的想法施加的壓力通常會導致進一步的拖延。

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更多都是優先考慮當下的感受。

就像孩子寫作業拖沓的時候,他也知道事後會被爸爸媽媽訓斥。如果拖延可以讓自己的心裡好受一些,即使我們知道日後可能會後悔,我們還是會拖延。

所以要解決拖延的問題,最重要的不是完全避免面對新的挑戰時產生消極情緒。

而是找到一個既能減輕開始任務時的挑戰感,又不會在未來產生懊惱情緒,形成二次傷害的方式。

在《拖延心理學2》中,作者羅列了幾十種應對拖延的戰術,而“有成效的拖延”就是他個人最喜歡的一種。

“我們大多數人是可以克服拖延症的,不過不可能完全攻克這個頑疾,”作者斯蒂爾博士說,他有一篇關於拖延症的學術論文花了10年才寫成。

“我個人最好的戰術是將自己的每個計劃跟另一個相對比,完成這一個計劃時,就拖延另一個。”

斯蒂爾說,這個戰術的基礎是行爲心理學的確鑿的原理:“我們樂於去完成任何討厭的任務,只是這能讓我們躲避某些更糟糕的事情。”

這個理論得歸功於17世紀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培根的自制法則是“利用一種情感來擊敗另一種情感,使情緒互制互克,猶如以獸獵獸。”

要打破對拖延症的上癮,解決方案必須是內部的,不依賴於任何外界事物。

從內部去解決拖延症

一種是在拖延的時刻原諒自己。

有一項研究中發現,那些能夠原諒自己在準備第一次考試時拖延的學生,在準備下次考試時拖延的次數反而會減少。

他們得出的結論是,自我原諒可以讓個人擺脫不適應的行爲,專注於即將到來的考試,而不受過去行爲的影響,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種策略是自我同情,即在面對我們的錯誤和失敗時,善待和理解。

有研究分析了壓力、自我同情和拖延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拖延者往往具有高壓力和低自我同情心。

這表明,自我同情提供了一種緩衝機制,可以抵禦對自我相關事件的負面反應。

事實上,一些研究表明,自我同情不僅減少了我們現在知道的拖延症的罪魁禍首——心理壓力,還積極地激發動力,增強自我價值感,培養樂觀、智慧、好奇心和個人主動性等積極情緒。

最重要的是,自我同情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東西——只需要以更大的接納和善意來迎接挑戰,而不是沉思和後悔。

這可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試着從積極的方面來重新定義任務。身爲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也許之前有做過類似的事情並且獲得了很好的反饋,或者設立一些小的機制,做完一件事後,可能獲得什麼樣的獎勵。

作爲父母,我們不要總是急於給孩子做出好的壞的判斷,就像孩子可能會有拖延症的問題,不一定是時間管理的問題,而是受到消極情緒的影響。

給孩子一點時間去適應,一點空間去施展,一點自我去釋放,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式。

爲什麼有的孩子看上去很勤奮,甚至犧牲了大把玩的時間,可成績還是不忍直視?!

世界頂尖名校的學生,花大量時間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該學的知識一樣不落。用實力說明,決定成績的不是時間而是效率。

縱觀馬斯克、巴菲特、馬雲等人,幾乎所有高效能人士都有一個特點——極強的時間管理能力。

並轉發給更多人看哦~

因爲微信公衆號改革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常點開則會晚收到我們的推送

我們想產出更有價值的文章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