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的孩子不喜歡在課堂發言?心理學上顛覆你認知的原因
以獲得表揚爲目的,最終就會選擇迎合他人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這是一種弱者的生存方式。我希望你保持強者思維,以強者的模式去生存。
作者:千尋麻麻;本文來源:公衆號“東西兒童教育”(ID:eastwest_edu)。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爲星標”哦!
點擊卡片,預約精彩直播
前幾天有媽媽問我,小孩不肯在課堂發言是怎麼回事,她家小朋友我見過,性格雖然談不上多麼外向,但也不是那種內向羞澀到不敢表達的孩子。
我說,這個問題我修心理學時做過思考,自己孩子也經歷過,正好可以聊聊。
不過我能給你的,不是一個答案,只是一個思考角度。
而且,你要做好心理準備,這個源自阿德勒心理學的角度,可能有點顛覆認知。
阿德勒研究的是“強者心理學”,但現實生活中永遠是弱者多強者少,所以他的觀點,你在聽的時候,如果發現跟自己認知發生了劇烈碰撞,需要多一點定力。
但我能保證的是,你聽完一定會有收穫。 不只在孩子教育上有啓發,還可能延伸到自己身上,讓自己擁有更清醒的職場心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
一、
先從我自己說起吧,我就是那個從小不愛在課堂上發言的小朋友,不是表達問題,也不是社恐,就是單純不喜歡發言這個過程。
首先我需要跟同學們一起爭先恐後的舉手,等待被老師點名,然後,如果回答得好,老師會神色滿意地表揚幾句,最後再讓我坐下。
整個過程中,我代表的是期待被選中被評價那個人,而老師代表的是可以選擇可以評價的權威。
這感覺,就像一隻等待被“寵幸”的小狗,可能我說得誇張了點,但當時真實的潛意識就是如此。
所以,雖然老師提的問題我幾乎都知道答案,但我也幾乎從不舉手發言。
不過,小時候不發言並不影響我成年後的表達。
進入大學,參加學生會競選,該發言時我就會發言,進入職場,要表達自己對事務所持立場,我也會娓娓道來。
我很清楚,我的發言是基於自我表達,這種表達與我的目標強相關,而不是爲了獲得權威的認可。
二、
當媽媽後,女兒進入幼兒園,也遇到了同樣問題。
老師在家長交流會上跟我講,千尋好像不太喜歡在課堂上發言呢,其它小朋友都很踊躍地舉手,她每次都不舉手。
回家我跟千尋聊了聊,發現老師課堂上提的問題,她都一門清。
她以爲接下來我就會跟她提要求,要求她上課積極主動發言。
我沒有,我說媽媽小時候跟你一樣,對主動發言沒多大興趣。(內心OS:不要說課堂主動發言,我對人羣中主動發言都沒多大興趣,我不需要證明自己,只在必要時發言)
然後我跟她模擬了一下我當年的心態,她深以爲然。
不過那時候的她還小,聽不懂什麼心理學,所以我也沒聊深,只是共情了她,給出的建議就是:
“放輕鬆。想發言就發發言,要沒興趣,不發言也沒啥,只要日常表達正常,課堂發言這玩意就不會對成長構成多大影響。”
上小學後,我發現小丫頭成長迅速,通過我們日常“互懟”,思維和洞見力都在蓬勃發展,於是跟她聊的內容,就有意無意地在加深。
某一天,又聊到課堂發言的問題,我覺得差不多是時候可以做些深入探討了,就跟她聊了聊阿德勒心理學上對“表揚”的闡述。
大部分孩子課堂發言積極,都是爲了得到老師的表揚。
而一些有主見,表達能力也不存在缺陷的孩子,之所以不肯在課堂上發言,恰恰是因爲他們潛意識裡對“表揚”的排斥。
顛覆認知的內容來了,大家準備好。
阿德勒心理學認爲,這種潛意識的排斥並沒有錯,表揚的本質就是“有能力的上位者對沒能力的下位者作出的評價”。
如果你會因爲被表揚而感到喜悅,說明你是一段權力關係中的下位者。
在教育孩子或者培養下屬的時候,我們通常會用到兩種方法,一種是批評教育法,一種就是表揚教育法。
你認爲哪種更好呢?
大部分人都會認爲後者更好,因爲表揚會形成正反饋,批評則會讓對方萎縮。
阿德勒不同意,他認爲交流應該是既不能批評,也不能表揚。表揚這種行爲其實是俯視的,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評價。
人們會讚美主動幫忙搬東西的孩子,真懂事,真了不起,但一個大男人做了同樣的事情,就不會得到這樣的稱讚。
當老師或母親對孩子說,做得很好、不錯之類的話時,其實無形中營造了一種上下級關係。
阿德勒還大膽提出,人表揚他人的目的就在於操縱比自己能力低的對方,這其中並沒有感謝也沒有尊敬,就像馴獸一樣,不論鞭打還是給糖吃,背後目的都是操縱。
所以阿德勒心理學否定賞罰教育,因爲它潛意識裡就是爲了操縱孩子。
三、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反駁:
“不對,對孩子來說,被父母表揚是非常開心的事,正因爲希望得到表揚才努力學習,好好表現,這是一種本能的感情,而不是你說的這種奇怪理論。”
阿德勒認爲,希望被別人表揚或者反過來想去表揚別人的人,其問題都是把一切人際關係簡單理解爲權力關係。
你希望被表揚,就是一直在追求人際關係中的橫向評價,也就是一直在追求他人認可,去滿足他人的期待而生活。
反過來,你去表揚別人,也是在評價他人,要求他人要滿足你的期待而生活。
這背後其實是一套操控和干涉的權力邏輯。
大家不用急着反對,你可以靜下心來品一品,當你表揚孩子某種行爲時,是不是多少都有點“操縱和干涉”的意識,因爲下意識覺得他的行爲符合了你心目中的標準而表揚,當孩子行爲不符合你的標準時,下意識反應就是收回表揚換成批評。
你可能會說,那總不能置之不理吧。
當然不是。
還是以孩子學習爲例,學習是孩子自己的課題,不應該是爲了獲得父母或老師的表揚才努力學習,好好表現。
瞭解到學習是孩子自己的課題後,我們要做的,就不是去強化表揚或批評在他學習過程中的影響力。
而是應該努力幫助孩子建立“自己能夠學好”的自信,幫她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既不表揚也不批評,阿德勒管這種脫離了權力關係的援助叫“鼓勵”。
說到這裡,我就想到之前分享過的紀錄片《他鄉的童年》裡有個很觸動人的例子。
導演周軼君在芬蘭教育這集裡,講到印象最深是一位芬蘭教師分享她對繪畫作業的獨特處理方式,她從不對作品進行打分,而是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和探索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都可以畫畫,因爲這些畫不是爲了競爭,所以他們可以用更有創意的方式去看待,可以在紙上自由地表達自己。”
▲來源:《他鄉的童年》截圖
這對於那些從小就被賞罰教育要求不斷比較、競爭的人而言,簡直就是一種深刻的情感共鳴。周軼君在拍攝時,也被深深打動,在鏡頭前失聲哭泣。
▲來源:《他鄉的童年》截圖
四、
我自己也有切身感受。
千尋在小學低年級時,英語口語曾經遇到一些困難,總是很難順溜地朗讀長段文章。
那時候老師要求大家每天在羣裡發口語練習視頻,讀得好的就表揚,搞得她一度心態很崩潰。
那段時間,我感覺她整個人的情緒都是被老師的表揚牽着走的,稍微讀得好點,被表揚了,就很開心,過兩天發現表揚的人裡沒有自己,又很低落。
再後來,我直接把羣退了。
我說,媽媽跟老師溝通好了,從今天開始,你不用再發視頻到羣裡,錄好的視頻媽媽直接私信發老師,有任何問題,老師會在私信上告訴我。
然後,我就陪着她反覆練習,沒有表揚也沒有批評,有難點就解決難點,有進步就一起加油鼓勁。
現在口語比以前溜多了,都可以用英語來懟我了。
我跟千尋說,你不用太在意表揚,更不用爲了表揚而努力。
自己能力需要依賴他人評價來實現,這是非常不牢固的。
如果你是爲了得到表揚而努力,就等於是從屬於一段權力關係,承認自己缺乏能力,你會給自己永遠貼上弱者的標籤,需要依靠他人來肯定。
一旦他人的評價有所變動,你就會感到焦慮、憤怒、慌亂。
以獲得表揚爲目的,最終就會選擇迎合他人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這是一種弱者的生存方式。
我希望你保持強者思維,以強者的模式去生存。
因爲在我心裡,教育的終極目的不是傳授知識和競爭篩選,而是培養一個獨立、有力量、情感健康的真正的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衆號“東西兒童教育”(ID:eastwest_edu),一羣行走於中美兩地的家長,用心帶娃,用心觀察。
點擊卡片,預約精彩直播
長按複製ID, 添加好友, 申請加入
高中羣管家微信號: guanjia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