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你看的故宮都是“假故宮”,真正未開放區域,將顛覆你的認知

從這張地圖可以看出北京的紫禁城只向遊客開放了一半。那剩下的一大半灰色的爲什麼如此神秘,不能展示在人前,裡面藏着什麼秘密。

未開放的角樓

假故宮“假”在哪裡

之所以說我們看到的是“假故宮”是因爲我們現在看到的,不是故宮的本來面目,而是經過後人修復的。

即使專家盡全力模仿以前的樣子,但是現在雕樑畫棟的技術,包括調製的顏色,還是會和以前有些不同。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很多宮殿和文物都新的不像真的。如果工匠技術達不到,反而以次充好,把原來的精緻圖畫覆蓋掉了。

所以一部分沒有開放的宮殿就是因爲還沒有修復。在我們技術比不上古代人,做不到百分百還原的前提下,不修復反而是對文物的一種保護。

對於沒有重新修復的文物,有特殊的保護手段,所以要減少遊客的參觀和拍照。有些是用隔離欄攔在門前,使人只可以遠觀,不可以觸摸。

未開放的神秘區域

網絡讓我們遠隔千里之外,卻能比去到北京的遊客看的更高更遠。接下來我將爲大家展示所有未開放的區域的珍貴圖片。

長春宮

西邊未開放的有,長春宮,鹹福宮,東邊未開放的有奉先殿,承乾宮,景陽宮,乾隆花園,南三所,以及東西南北四個角樓。

長春宮

奉先殿是清朝皇帝的家廟,這樣具有特殊意義的宮殿,不對外開放真的可惜。每月的初一十五,皇帝生日,春節以及重大慶典,皇帝都要來這裡祭祀。

裡面用金磚鋪地,裡面分爲前後兩殿,前殿是寶座和供奉神臺,後殿是祖宗的牌位。這座宮殿建於明初,是紫禁城裡最老的宮殿。嘉靖帝和順治帝先後修復和重建。

景陽宮是御書房。於明永樂年間建成,明朝叫做長陽宮,朱棣在位時期的宮殿,明顯面積更大,配置更加全面。

康熙時期將它修繕啓用,因爲他和清朝的妃嬪居所不同,朱棣給自己的妃子配置有專業的書房。

到了清朝就不存在給妃子配置書房這種事了。所以乾隆直接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圖書館。很多珍貴的書本,名人字畫都珍藏在此處。

井亭

這個宮殿完整保留了明朝初建時的格局,康熙和乾隆都是修繕維持,沒有重建和修改。

長春宮是明永樂年間修建的。明代是妃嬪的住所,清朝時乾隆的皇后,以及慈禧太后都曾經在此居住。

鹹福宮,也叫做壽安宮也是永樂年間的妃嬪居所。後來乾隆曾經在這裡居住過一段時間,嘉慶皇帝曾經在這裡爲乾隆守孝。

鹹福宮

承乾宮原來叫做永寧宮,是崇禎改的名字。順治特意把它翻修一新,就是爲了給自己最寵愛的董鄂妃居住。

承乾宮

寧壽宮的乾隆花園,是完全由乾隆自己設計和建造的清朝宮殿。

據說這四進院落各有特色,充滿各種山石和珍奇古樹。不僅沒有對外開放,故宮博物院也沒有放出圖片,十分的神秘。

南三所是故宮裡少見的青瓦建築。這裡是乾隆建造的皇子居所,按八卦理論,東方是木屬性,青色可以助長樹木生長。

也就象徵着阿哥們健康長大。後來許多皇子結婚後也會在這裡居住。到了清末這裡就成了攝政王載灃的住處。

除了出於保護和修復目的未開放,還有別的原因。比如故宮文物修復人員的辦公室,管理人員的辦公室等就佔用了許多。

一個故宮有這麼多工作機構

還有一些地方的地下埋着明朝宮殿的遺址,所以在進行考古發掘工作時,這些地方全部不向公衆開放。

南京故宮

其實北京故宮之所以珍貴,是因爲它是現存的最完整,也最接近明故宮的宮殿遺址。北京故宮是朱棣爲了貫徹“天子守國門”從南京遷都所建。所以規模比南京故宮小了很多。

南京故宮也就是明故宮,皇城佔面積足足653萬平方米,僅僅宮城面積也有100萬平方米。而整個北京故宮才72萬平方米。

也就是清朝皇帝的整個宮殿花園加起來,還沒有明朝皇帝住的宮殿大。凡是看過故宮照片的都會有這種感覺。跟東北炕頭差不多。

這皇帝的臥室也不大啊,就這麼一間房。有人誤以爲古代人都是這樣的,這裡要澄清,明朝人不是這樣的。

朱棣是臨時遷都,蓋了一個小宮殿,爲的是出門打仗方便。他的大房子在老家南京呢。

當年外國傳教士看完兩個宮殿,果斷告訴西方人南京有個“世界第一大宮殿”,北京故宮都不值一提了。

因爲南京故宮的豪華和巍峨,每個人都把它視爲真正的皇權象徵。所以康熙拆走了這裡的十幾萬琉璃玩,太平天國的洪秀全拿走這裡的石頭的木材。

越是豪華的宮殿越是受人垂涎,瀋陽故宮和北京故宮之所以能如此完整,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爲,在古代人眼裡,它們是比較寒酸的。

所以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第一個吸引他們眼球的就是圓明園。如今的紫禁城都讓全世界驚歎,那當年的明故宮是怎麼樣的恢弘氣象就足可以想象了。

不僅康熙喜歡老朱家的東西,他的孫子也是繼承他的優良傳統,沒少拿明朝的東西,組建成自己的。連別人陵墓裡的木頭都不放過。

可見愛新覺羅家真是沒見過什麼好東西,好不容易修建一個圓明園,結果裡面全是歐式建築。不過也不能爲難他們,他們祖宗上幾輩還在草原上住帳篷呢。

要說他們自己的東西,可以看看瀋陽故宮。這是滿人入關前模仿明朝間的小磚房,面積只有北京故宮的十分之一。不過這都是愛新覺羅家自己的東西。

要說起來明故宮爲什麼如此巨大,這跟漢人一直以來的思想傳統有關。從阿房宮開始,阿房宮之所以巨大華麗是因爲人們追求天人一體。

雖然修建宮殿,但是不想破壞大自然的風貌,所以宮殿依山而建,建築彷彿天然而生。明故宮也是如此,其中除了宮殿們還有河流和小山貫穿其中。

凡是去過故宮的的人都會抱怨,哪裡夏天熱,冬天冷,根本不適合居住,所以清朝的皇帝也是一有機會就趕緊跑去避暑山莊。

從這張明故宮的復原地圖可以看出,明朝故宮宮殿之間都有迴廊鏈接,植物應該也比北京故宮要多。

清朝修建圓明園是仿照外國人,修建避暑山莊就只能仿照明朝人了。所以明故宮的居住舒適度一定比北京故宮要高。

朱棣跟着朱元璋從小打仗,是個吃過苦的戰爭狂人,所以對於衣食住行並沒有特別沉溺於享受。其實在他去世後,他的太子早就想搬回南京。

誰知道朱棣那麼能活,兒子當了一輩子太子,沒來得及當幾天皇上就去世了。之後輪到他的孫子輩,就不敢再遷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