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學習效率爲什麼這麼低?原因在這裡

很多學生確實很刻苦,但是刻苦學習並不等於高效的學習。很多學生身心疲憊,成績還是沒有提高,甚至下降。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學生開始懷疑自己,猶豫是不是應該繼續堅持下去,如果堅持的話,未來的目標依然不明確,如果不堅持的話,可能結果更糟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呢?

一、分析學習效率低的原因

1、學習時間很長,得不到有效的休息

多數人都認爲,只要刻苦就會有收穫,即使在疲勞的時候依然要堅持,可是當學生疲勞的時候,思路變得不清晰,面對大量的知識,覺得很乏味,甚至失去興趣。有時候,上課、以及自習課容易走神,學過的部分容易被忘記掉。一些學生由於長時間得不到休息,身體素質也在下降,甚至生病,這樣一來要想高效的學習,可能性不大。

2、重複着大量同樣的內容,沒有做到精簡

高三結束之後,如果有心把自己曾經做過的試卷作業資料等拿過來看看,一定會發現重複了大量同樣的內容,甚至是原題,還有一些學生將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時間放到無限大的題海中,從做題的時間上看,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從做題的數量上看,面前的一堆紙張已經說明了問題。那麼現實中能解決了多少屬於自己的問題纔是關鍵

3、學東西僅靠死記硬背,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同時也沒有將自己學到的內容與實際運用結合起來

現在的高考,很少考查哪些需要學生死記硬背的知識點,而是大部分集中在理解和運用上,如果知識不能體系化,運用化,僅僅靠死記硬背的話,即便你能對考點倒背如流,考試分數可能依舊不理想。特別是一些文科的考生,很多人覺得背書是根本出路,某某科如何背,可想而知,有這樣想法的學生在接下來備考中遇到的困難有多大。

4、沒有根據的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安排學習規劃

很多學生被動的跟着學校複習的節奏走,自己遇到的問題沒有得到重視,更沒有得到解決,問題擺在那,沒有得到解決,你怎麼會能做到不斷的完善和進步呢?高考競爭強度可想而知,誰能把自己遇到的問題最大限度的解決,誰就能脫穎而出。

5、資源沒有合理的運用

作爲高三的學生,要合理的運用資源,可供選擇的資源有老師、資料、同學等等。現實中,你遇到的難題,也許對別人來說,不是什麼難題,但是很多人由於性格因素,覺得一切靠自己,需要別人幫助卻不好意思表達。包括我班上的學生有很多也是如此,有的學生從來沒有單獨問過題目。如果有一天靜下心想想,自己爲什麼喪失掉很多機會,很容易想到自己曾面對多麼好的資源卻沒有應用好。

6、心態因素的影響

很多學生由於自己學習效率不高,害怕看到高考倒計時牌,因爲在很大程度上,被時間追着跑,而不是自己合理的應用時間,還有的學生由於對學習認識方面的存在不足,覺得難題、瘸腿科目就很難補上了,隨着時間離高考越來越近,變得很糾結,糾結這個詞以前解釋過——用一半的時間懷疑自己,用一半的時間來寬容自己,結果整天把自己弄得不快樂,什麼問題都沒有解決。當然影響備考效率的心態因素很多,需要及時調整

除了以上六個方面之外,還有其它的一些因素,例如學生學習的方向方法、應對考試策略環節中存在不足,也會影響學習效率,畢竟是學習效率靠考試來檢驗

二、如何高效的學習?

1、寫下那些讓你感到焦慮和擔憂的事情

2、需要適當的反思,進一步思考學習狀態和學習習慣之間的關係

3、有效的利用時間

4、集中利用資源優勢解決你遇到的問題

5、在理解的基礎上,將知識點運用在做題上

6、自己給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