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活水滋養新質生產力(新論)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張嘉明

推動金融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實現科技與金融相互促進、相互賦能

新質生產力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爲核心標誌,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科研攻關、科技成果轉化等都離不開金融支持。推動金融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實現科技與金融相互促進、相互賦能,才能更好助力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強勁推動高質量發展。

從需求側看,科技金融需要聚焦突出問題、重點領域。比如,應更加註重對科技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支持。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發揮着重要作用。處在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創新企業面臨着不同的金融需求,需要金融業有針對性地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特別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攻關“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都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往往週期長、需要的資金量大,充分發揮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作用,才能助力科研攻關突破瓶頸。此外,發展新質生產力也對金融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出更高要求。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是創新,新技術、新業態的發展前景往往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融資面臨着信息不對稱風險,而金融的數字化智能化有利於解決相關問題,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助力新技術應用、新業態發展。

從供給側看,金融機構在政策引導和監管下,開展業務模式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纔能有效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金融支撐。比如,充分發揮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用,鼓勵銀行服務下沉,加大對科技型企業貸款投放力度,支持開展信用貸款、知識產權和股權質押貸款等業務,推動銀行機構提高科技型企業“首貸率”,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再比如,充分發揮金融保險經濟補償、資金融通等功能,打造特色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加大產品創新力度,有效滿足科技型企業多層次、多元化風險保障需求,深入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此外,還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作用。尊重資本市場發展規律,立足我國實際,借鑑國際先進經驗,完善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把更多金融資源引入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中,真正有潛力的企業定會在資本市場的支持下成長壯大。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關係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着眼未來,以強大的金融有力支撐科技和產業創新,用差異化的金融服務滿足處於不同生命週期企業的需求,支持實現從研發到量產質的飛躍,必能以科技金融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爲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作者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22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