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南方澳40年盛極轉衰 更大、更先進漁法成關鍵因素
新生的南方澳大橋與新建成的第一拍賣魚市場,象徵着百歲漁港踏出轉型的第一步。記者陳敬豐/攝影
宜蘭南方澳漁港是全臺三大漁港之一,1980年代達到頂峰,港內船隻超過千艘;盛極同時走向衰落,大型圍網的引進成爲興衰關鍵,加上漁業資源枯竭,今天的南方澳還剩6、700艘漁船,討海的漁民也從臺灣人變成陸籍漁工,到現在清一色東南亞移工,地方也逐漸朝觀光漁港轉型。
南方澳建港於1923年,設有魚市場、製冰廠、燈塔等,一開始僅有65戶,到1930年代已有超過400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南方澳數次遭美軍轟炸,最嚴重的一次有超過4分之3的漁船被毀。民國之後,南方澳漸漸復甦,隨着第二、第三漁港擴建,巾着網等新漁法的引入,1980年代達到鼎盛。
蘇澳區漁會總幹事陳春生說,1980年代港內巾着網就有200多組,漁船超過千艘,大量人口涌入漁村,造成「一屋難求」的狀況,不少漁戶一家5、6口擠在3平方公尺的空間內;娛樂產業隨之發展,電影院就有3間,包含南方澳大戲院、東南戲院與神州戲院。
漫步今日的南方澳,仍能捕捉到40年前熱鬧漁村的蛛絲馬跡:稠密的住宅、屋舍間狹窄的街道,見證此地曾經人滿爲患、寸土寸金;以南天宮、進天宮爲首,十數座佛、道廟宇,加上教會與教堂,也證明討海人香火之盛;各種鐵工廠、雜貨店乃至戲院的舊址,更彷彿能見到穿梭其中的漁民。
南方澳的榮景卻也在極盛時衰落。1976年政府從日本引入大型圍網,大型圍網船多屬外來資本投資,地方耆老回憶,近海鯖魚都被「大組的」捉走,短短數年內就有4000名漁民失業,大部分遠走他鄉,漁村逐漸蕭條,加上漁業資源枯竭,即使2011年大型圍網走入歷史,南方澳再難重回盛景,如今港內漁船約有6、700艘。
本地漁民離開,外籍漁工補上了空缺的人力。地方人士吳小姐說,大約30年前開始引進陸籍漁工,由於國家政策,陸籍人士不能上岸,許多移工住在船上,不過隨着兩岸關係緊張,近20年來逐漸被東南亞籍取代,目前以菲律賓、印尼籍爲主,他們可以自由上岸,一些專賣東南亞商品的雜貨店也隨之出現。
現在的南方澳已不是人聲鼎沸的漁村,卻展現出更多元的樣貌,本地漁民、外籍漁工,以及越來越多的觀光客;土生土長的南方澳人李先生大學時離家,2000年左右返鄉時,很意外和少時蕭條的景象完全不同,「路上的觀光客變多了」。
漁業資源枯竭的今天,漁港轉型勢在必行,近年的南方澳從媽祖文化節、鯖魚季等大型活動,新的跨港大橋與魚市場修建,到南方澳文化產業協會各類組織的成立,地方正在努力打造作爲觀光漁港的南方澳,也許10年後的今天,又將看到截然不同的面貌。
南方澳狹窄的巷道與密集的屋舍,說明數十年前曾經是人聲鼎沸的漁村,如今平時的街上已見不到什麼人影。記者陳敬豐/攝影
今日的南方澳港內約有680艘漁船,1980年代全盛時期,港內船隻超過1400艘。記者陳敬豐/攝影
南方澳前的漁工以外籍移工爲主,印尼佔大宗,菲律賓排第二,還有少數的越南人。記者陳敬豐/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