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稻作停灌補助說明會 臺中民代爭取補助實際耕作與代耕

一期稻作停灌補助說明會,當地農友出席踊躍。(王文吉攝)

臺中議員施志昌(中)邀請農委會舉辦一期稻作停灌補助說明會。(王文吉攝)

乾旱嚴重,農委會宣佈部分地區一期稻作停灌,併發放每公頃9萬3千元補助,此外,也針對代耕業者依據所擁有之機具以及代耕40公頃以上給予補助。但由於補助方式實際狀況有所出入,臺中市議員施志昌今日邀請農委會至外埔區中山裡活動中心召開說明會,希望能依照實際耕作與實際代耕面積發給補助。

施志昌表示,目前停灌補助對象有實際耕作的農民與代耕業者。農委會雖一再承諾補助會給實際耕作的農民,但實際上,有很多農民與地主本身並無契約關係,導致是否爲實際耕作認定上有困難,造成補助領取上的問題,希望農委會能提出更確切的方案

此外,現行其中實際耕作農民不斷反映,依據《110年第1期作稻代耕業者停灌救助作業原則》,補助從事整地、插秧及收穫等三項作業的代耕業者,其中有三項條件,向設籍地的農業機械耕作服務協會申請、所擁有的農業機具數量種類、以及耕作40公頃以上。

施志昌指出,其中代耕業者向設籍地的農業機械耕作服務協會申請,僅能申請設籍所在地的代耕;也就是說,若業者設籍臺中,只能申請臺中代耕的部分,但很多代耕業者耕作的範圍可能從臺中遍及雲嘉南甚至高雄屏東,若只能申請設籍所在地的範圍,對於代耕業者影響甚大。

此外,施志昌也表示,補助代耕限於40公頃以上,除了影響代耕範圍較小的業者外,也影響本身自有耕作併兼職從事代耕的農民。這部分希望依據代耕業者與農民意見,依據實際代耕面積給予補助級距,以反映現實狀況

施志昌表示,目前代耕補助金額固定,但由於各縣市農地狀況不同,雲嘉南農地完整,地形平順,但臺中的農地相對較爲零碎,且常常會遇到不同地形,代耕成本高,代耕業者也希望能將成本反映於補助上。

農委會表示,此次爲第一次補助代耕業者,還需要廣納各方意見,後續會再依實際情況調整補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