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絆倒PPI 陸現通縮危機

疫情拖累,大陸5月PPI同比下降3.7%,圖爲四川商用車生產線。(中新社資料照片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大陸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年增率一路下探,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最新數據顯示,5月PPI年增率爲-3.7%,是2016年3月以來最大跌幅,顯示企業受這次疫情拖累,出廠價格被壓抑,加上買氣疲弱,供需矛盾加劇,導致企業獲利嚴重縮水。大陸PPI年增率跌至2年2個月的新低,反映出企業經營正陷入困境。中海晟融首席經濟學家張一說,從數據來看,正突顯出目前供需的矛盾。表面廠商已恢復開工,但需求面至今未完全復甦,以致PPI未獲得改善,仍處負成長區間

招商證券認爲,考慮到歐美疫情仍未完全受控,同時俄羅斯巴西印度等新興經濟體也出現擴散,預計PPI見底後的反彈力度仍會偏弱。

根據側算,在5月PPI年增率-3.7%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爲-0.5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爲-3.2個百分點。招商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高明強調,PPI5月見底的機率比較大,6月開始應該會比較緩慢地收縮跌幅,因爲各國疫情尤其歐洲疫情開始控制住,需求預計有所恢復,往後看PPI應該是緩慢向上走,第4季個別月分可能會突破零,全年應該在-1.4%。張一也表示,需求不足受多種因素影響,一是收入不穩帶來消費意願減弱,二是疫情影響導致住宿餐飲消費持續低迷,三是傳統出口消費品疲弱。

他說,當前的主要關鍵不在通膨反而是通縮纔是要受到關注。展望接下來幾個月,CPI再度突破3%的可能性不大,PPI則有可能持續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