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新制明年7月上路 亂加「糞屎菌株」最重罰300萬
益生菌有幫助排便、抗過敏、提升免疫力等多種效用,是民衆喜愛的保健食品,但若添加了易帶有抗藥性的菌種,恐降低保健功效。食藥署基於安全考量,今(29)日第二次預告修正草案,限制「糞球腸菌」與「屎球腸菌」作爲食品原料使用,目前草案將進行60天評論期,預計明年7月1日正式上路,屆時違法添加者,最高可處300萬元罰鍰。
食品組簡任技正林旭陽表示,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爲腸球菌屬(Enterococcus)的主要菌種之一,過去曾被歸類爲益生菌,惟經查目前國際上針對腸球菌屬之管理現況,皆未繼續將其歸類爲益生菌,臺灣也跟上國際腳步,禁用於食品上。
林旭陽表示,益生菌的成分依業者配方而異,主要菌種有乳酸菌、比菲德斯菌等,約佔了50%以上,腸球菌則依業者而定,但近年來研究顯示,腸球菌易帶有抗藥性,容易發生抗生素基因轉移,所以纔會跟進國際限制使用,未來業者若要添加,應先提出申請,並在通過後才能使用,違者得依食安法第48條,處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次預告草案將限制「糞腸球菌」及「屎腸球菌」未經確認其食用安全性前,不得作爲食品原料使用。惟業者如有使用需求,則應檢具菌株(strain)基本資料、該菌株之詳細生產加工過程、品管及儲存方式、預計使用方式及用量、安全性證明,包含基因毒性、90天餵食毒性、致畸試驗、全基因體序列、毒力相關因子檢測、抗生素抗藥性檢測及不具致病性證明等其他必要性資料,送衛生福利部提出申請並確認其食用安全,經公告後始得作爲食品原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