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做科普,就一定靠譜嗎?

撰文丨 秦賽

來源 |科普中國

智能手機時代,有相當多的人把從手機獲得的資訊視爲主要的信息來源,但紛繁複雜的信息又常常把人搞得眼花繚亂。因此,從專業人士那裡獲取專業信息似乎就成了一個相對可靠的渠道。

尤其是醫學類信息,如果信息發佈者有專業醫生身份背書,無疑會讓這些信息更可信,傳播效果變得更好。但是,其中也滋生了不少亂象,一些不夠嚴謹內容,甚至可能成爲“僞科普”,讓急需信息的患者錯聽錯信蒙受損失,讓科普者聲名掃地。

今天是2024年“全國科普日”活動(9月15日至25日)第一天,筆者就結合自己平時做科普的體會來談談,到底醫學科普是什麼,怎樣才能做好醫學科普。

醫學科普是什麼?

“科普”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術語,大家對這個詞似乎耳熟能詳但又很難界定它的範疇,有時候它甚至成了“介紹”一詞的平替,比如說,某某事件某某情況我來給你“科普”一下,但在本文中,我們所採取的是一種經典、傳統的科普定義,即在非專家受衆爲主體的環境中,旨在傳播科學知識、方法和實踐過程的任何有組織的行動,簡而言之,科普就是對科學知識的傳播和分享。

因此,介紹基礎醫學研究的進步、臨牀醫學的進展或具體某一診療行爲的方法和步驟都可算作科普的範疇。而醫生來進行醫學科普,本來就自帶先天優勢。

但是,問題也來了,那就是——醫生做科普就等於靠譜嗎?

在醫生羣體中,有一部分活躍的科普者,他們向網友分享最新的醫學進步,也會跟大家講述各種有趣或者驚險的診療故事,毫無疑問的是,那些優秀的醫學科普作品,在滿足了公衆對醫療信息的好奇心之外,也能大大降低實際診療過程中醫患之間的溝通成本。

但近些年來,也有一些頗爲出格的所謂“科普”讓醫界非常頭疼。比如有些人的醫學基本功不夠紮實,科學素養不高,以至於傳遞的信息不符合循證醫學要求,甚至還有些人的風格過於“接地氣”,輸出的內容無底線迎合部分低俗的口味。可這類劍走偏鋒的所謂“醫學科普”,卻往往能贏得更多流量。

而這些亂象可能會讓初涉醫學信息的網友或科普寫作者倍感困惑。有時候也會影響正在尋醫問藥的患者,導致他們作出不恰當的決定。因此,可以說醫學科普責任重大。

醫學科普,注意這些小細節

下面就從各個角度,討論一下醫學科普中需要考慮到的小細節。

1、慎選病例故事

醫院天然就是各種故事發生的場所,醫生出身的作家也格外多,因此,如果善於蒐集和講述,有心的醫生可以講出很多動人的故事,社會心理學研究提示,作爲人類理解的有效載體,故事能有效地劫持人類的認知;也有證據表明,以敘事形式傳播的信息能被大腦天然地更好記住。 所以,很多醫生非常明智,科普的時候採用了視頻講病例故事的方式,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念教科書。 但選擇怎樣的病例,有沒有典型性、普適性,是否對更大的受衆羣體有幫助,該不該“添油加醋”,就需要科普者稍加斟酌了。 正如上文所說,一味地獵奇、重口味,可能有流量,但也有隱患。

2、不必刻意“平衡”

在新聞報道中,從業者爲了追求客觀性,通常會把爭論雙方的焦點都囊括進報道中,做科普要不要參考這樣的思路呢?

通常的建議是不要,按照《科學寫作指南》一書作者的觀點,對於有爭議的領域,執意在科普中呈現對立的觀點,反而會增加讀者的困惑,尤其是沒有必要因爲邊緣人羣的存在就非得去引用他們的觀點,科學寫作中的平衡,並不需要我們花費同樣多的筆墨來闡述對立的意見。

舉一個極端一點的例子,在有些偏遠的地方,民間巫術治病仍有一些受衆,這類方法,對一些自限性疾病來說確實可能“歪打正着”,讓病人誤以爲巫術有效,那麼作爲醫學科普者,我們能爲了所謂“平衡”,不加批判地以相似的篇幅向讀者們介紹這種非主流的醫療方式,來作爲正規療法的補充嗎?

3、夯實自己業務

另外,如果科普者本身學藝不精,基本功不夠紮實,也可能在無意間輸出錯誤的觀點,貽笑大方。

舉一個常見的錯誤案例,網上常有人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癲癇發作抽搐的病人時,施救者要嘗試撬開病人的嘴巴,並給他咬住毛巾等東西以防病人咬傷舌頭,更“感人”的還有施救者把自己手指塞進病人嘴裡忍痛挨咬的。其實這是一種無效的犧牲,有些視頻平臺還很熱衷傳播這種“感人”的視頻,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對病人並無益處。

4、謹慎解讀實驗

對於社會的監督,實際上是對醫學科普者一個較高的要求,我們既不能眼看着某些野心家欺騙羣衆,又不能讓自己陷入難以擺脫的訴訟之中,而這並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如果做不到,那大可以迴避相關的話題。

但底線是,不能稀裡糊塗地就被人利用做了免費的不當宣傳,比如說有很多藥物僅僅是在實驗室階段,在一大堆限制條件下才有一定效果,這距離臨牀有效還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有時候,有些廠商出於營銷的目的,故意讓媒體釋放實驗階段提示有效的信息,就算你不敢挺身而出指出這類報道有可能誤導公衆,但起碼也不能順着他們的思路強化那種藥物可能有效的暗示。

做好醫學科普建議記住這些大原則最後,如果想在醫學科普這條路上穩穩地走下去,我們建議:

準確性第一,不能爲了傳播效果犧牲敘述的準確性,科普二字,“科”字在前面;

兼顧表達的通俗性,儘量用公衆易於理解的語言表述,要通俗但不要低俗;

堅持科學原則和循證醫學原則,避免以極端個案誤導公衆或製造恐慌,避免誇大宣傳;總之,好的醫學科普,應該能夠在專業人員的科學表述和公衆的短暫注意力(在短視頻時代,網友的注意力尤其短暫)之間搭建起堅實的橋樑,以跨越專業術語造成的信息壁壘,從而幫助公衆更好地理解醫學科學。

而對廣大受衆來說,大家也一定要記住,打着科普的旗號並不等於天然權威正確正義,在自媒體時代,由於缺少傳統上的編輯審稿、篩選的流程,網上很多熱門的所謂“醫學科普”相關的內容,有相當一部分就連最起碼的準確性都是得不到保障,因此,在衆聲喧譁泥沙俱下的時代,面對科普,公衆對信息的甄別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參考文獻:

[1]法比恩·梅德韋基,瓊·裡奇.科學傳播倫理學[M].王大鵬,方薌,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1:2,8.[2]黛博拉·布盧姆,瑪麗·克努森,羅賓·馬蘭茨,赫尼格.科學寫作指南[M].李紅林,劉曙輝,譯.北京:科學出版社,2021:xii,187,212.[3]湯姆·比徹姆,詹姆士·邱卓思,生命醫學倫理原則[M].劉星,等,北京:科學出版社,2022:9.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爲決策依據時另行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