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結合樂齡 老萬華茶室、紅包場風華再現
11月23日的西門紅樓戶外紅包場演唱會之外,也規畫了6場社會設計創作者走讀活動。圖/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茶室、紅包場是臺北市老萬華的特色,文化局以此特色作爲樂齡文化示範計劃場所,透過2場在地共識會議、6場走讀活動,廣納不同藝術文化領域創作者參與,並於11月23日在西門紅樓戶外舉辦紅包場演唱會,由金鐘獎得主澎恰恰等人一起重溫經典往日風情。
文化局長蔡詩萍表示,這次計劃是以社會設計導入,邀請藝術創作者與在地共創,總計超過150人蔘與,同時蒐集了包含藝術創作者、萬華和在地商圈發展理事長、社區參與及文史專家建議,歸納出6項對於茶室的建議,和6項對於紅包場的建議。
蔡詩萍說,8位創作者在參與共識會議及走讀活動後,以音樂、表演、圖、文、短影音創作,期望帶給更多民衆對於茶室和紅包場文化不同的感受和體驗,翻轉紅包場和茶室的既定印象。
11月23日的西門紅樓戶外紅包場演唱會「萬華記憶・風華再現」,邀請澎恰恰聯手,資深歌星曹雨婷、金澎、康雅嵐、吳雪芬、許仙姬、木炭兄弟、李倩等人演出之外,文化局介紹,6場社會設計創作者走讀活動,以茶室、紅包場等在地文化爲創作靈感。
文化局介紹,茶室靈感作品包含藝術家董十行電繪作品「紅與茶」,簡潔的視覺效果及紅色顏色意涵描繪茶室意象。音樂人呂尚霖聲音作品「殘響:末代茶室的回聲」。表演藝術家嚴婕瑄「萬華女流」以肢體表現張力傳達女性生命樣態等作品。
同時,表演團體云云 Yun Collective「夜幕青雲-新月」結合聲音、肢體、劇場等元素演繹。網紅不知火拍攝紅包場開箱短影片,一窺萬華在地生活文化。文化局說,從不同年齡層、創作者視角去洞察社會及地區既有特色,更重要是讓樂齡族參與藝術文化活動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