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高教系列報導/大藝術家 不會被領域框住
「成功的藝術家,跨領域的能力都很好。」北美館館長黃海鳴提出觀察說,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常結交不同領域的專家,並且願意做跨領域的交流;他們走進社會底層,接觸各式各樣的人,睜開眼四處觀看社會百態,才成就出一個具影響力,並且能夠感染人心的藝術家。
藝術家一旦跨領域交流,視野將隨之開拓,關心的議題也會開闊起來。但黃海鳴觀察臺灣當代藝術家現今的創作走向,他卻擔憂地表示,大議題的論述與對抗正漸漸在消失,許多當代藝術家的創作走向,紛紛走向小感性與小議題。
這樣子的走向,其來有自,從臺灣的藝術教育的走向就可以看出端倪。「藝術教育的學院傾向越來越強」黃海鳴表示,學院式的藝術教育,走向着重「藝術專業知識」的訓練與「藝術家性格」的養成,對於其他領域學科,像是社會科學的、人文科學等類別,便漸漸開始忽略了。
學院式的訓練方式,讓學生的交友圈越來越窄,朋友圈被侷限在藝術的圈子裡。黃海鳴分析道,若長久只專精於藝術領域,學生理解其他領域的深度將會降低,對社會各類議題的關注也會減少。一旦在複雜的社會裡,學生的參與感低落,畢業成爲藝術家,在創作的表現抽離了社會百態,將使得臺灣的藝術與社會間連結逐漸減少。
黃海鳴表示,藝術家與社會連結太少,創作始終繞着同樣的圈子打轉,「有危險」。他認爲,藝術作品的格局太小,會漸漸失去與民衆對話的機會,使得藝術品只能固定出現在一些展覽裡,無法深遠地影響社會。不只如此,黃海鳴也認爲,如果藝術家對複雜的真實社會沒有充分理解,藝術理論將只是理論,也沒辦法繼續發展、衍伸,提供藝術家不止息的創作能量。…更多內容請看http://artemperor.tw/focus/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