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君:東海庭「院」不用蓋展牆 臺新藝術獎系列報導
展覽《院》的構想,一開始其實很簡單,只是想創造一個「沒有展牆」的展覽空間。策展人蔡明君說,大多數的當代藝術展,都習慣先蓋起展牆,用展牆把藝術品獨立起各個不同的空間,但《院》則想打破這個「先建展牆」的想法。
蔡明君表示,在發想「沒有展牆」的概念後,並沒有思考如何去執行,直到東海大學藝術中心提出策展邀請,纔有機會付諸執行。於是,蔡明君用東海大學的特色;許多草皮、庭院與矮圍籬,再加上東海藝術中心的展場特點;正中央建有巨大厚重展牆,而提出「院」的策展構想。
限定主題與空間 《院》特定製作這個策展《院》,把展場中央的巨大展牆,想像爲一棟城市裡的社區大樓;而環繞在展牆周圍的空間,則是社區大樓的「院子」。隨後,蔡明君即邀請藝術家對策展主題、展場設計、東海校園等,做發想創作。
「這個展覽限定主題、限定地點」蔡明君表示,《院》是對東海校園與東海藝術中心的特定製作,從展覽到藝術家的參與都是。
藝術家樑莉苓的《種子》,便以東海的基督校園爲題,套用聖經「神就是光」這句話來發想創作。她用幾個月的時間,去搜集東海大學的土壤、撿拾校園與展場裡各種會發光的垃圾,清洗後加以整理、拚湊出一個會反光的大型裝置。
義大利藝術家David Loom的《未知的鄰居─風景系列》則把自己想像爲居住在中央展牆大廈的居民,思考往外看,將會看到什麼風景。於是他拿着相機站在自己家後窗,把後窗的風景用相機記錄下來,掛在中央展牆大廈上,讓觀衆望見從大廈看出去的風景。
站在院子裡,會聽到什麼聲音?德國藝術家Olaf Hochherz長期在國外旅行,他旅行到中國時發現,在一個聚落裡,只要放開心胸仔細聆聽,將會聽到各式各樣從未留意過的聲音。
一個人站在庭院裡,就會聽到人聲、電視聲、汽車聲、蟲鳴鳥叫聲。因此,Olaf Hochherz的《無題》用不同的手提音響、播放器創造出一種居家的感覺。一件又一件手提音響聚集在一起,很像不同單位的住家與人聚合在一起,此起彼落地發出與他們有關的聲響。
…更多內容請看http://artemperor.tw/focus/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