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崛起 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出現對手

印度是唯一一個勞動力和國內市場規模與大陸勢均力敵的國家。根據聯合國數據,印度可望成爲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西方政府將民主的印度視爲理想的合作伙伴,印度政府也致力讓當地的經商環境比以往更友善。

印度這番努力得到全球市值最大企業蘋果背書,該公司決定擴大在印度生產iPhone,包括最先進的機種。摩根大通預估,2025年前印度生產的iPhone將佔整體的四分之一強。

印度政府期望蘋果在當地投資設廠,能吸引其他企業跟進。儘管近幾年全球掀起去中國化趨勢,越南和墨西哥等國家積極向外企招手,但大陸依然盤據全球製造業霸主地位;這是大陸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跨國企業蜂擁而至所鞏固的地位。

然而一連串因素促使西方企業分散生產據點,包括大陸的勞工成本攀升,大陸政府要求移轉技術給本地企業的壓力,接着是美國前總統川普在2018年對大陸實施進口關稅,還有大陸在疫情時期實施嚴苛的封控措施,以及目前西方政府推動經濟與中國脫勾。俄烏交戰前夕,大陸宣佈中俄友誼無上限也讓西方感冒。

全球多國爭取成爲「加一」,越南、墨西哥、泰國和馬來西亞的競爭又格外激烈。

印度仍需克服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這些問題阻礙印度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印度的勞工普偏缺乏技能,當地基建發展不足,包括法規在內的經商環境繁雜等。與印度的經濟規模相比,製造業仍然偏小。

即便如此,印度正逐漸取得進展。最顯著的就是電子產品出口,自2018年來成長兩倍,在3月止的年度出口值達23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