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已經察覺到:我國若在緬甸出手,莫迪十幾年佈局恐將血本無歸
這次中國在中緬邊境的軍演,的確讓印度感到壓力山大。
軍演開始時,戰車轟鳴,炮彈炸響,震撼了緬北的若開軍,他們不得不迅速派人保證安全。
與此同時,印度也感到坐立不安。數十年來,印度一直在緬甸佈局,但這次軍演可能會打亂他們的計劃。
事實上,印度早在本世紀初就開始針對中國進行佈局。這次軍演,無疑是中印關係的一個新變數。
印度所謂的“十年佈局”,實際上是指之前莫迪政府大規模投資的“實兌港-卡拉丹多公路聯運項目”。這個項目的主要地區位於緬甸與印度鄰海的若開邦。
早在很久以前,印度就提出與緬甸合作,在這裡投資建造一個包括海運、陸運、空運等多種方式的巨大港口,成爲連接“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樞紐。
這也符合莫迪支持的“東進”策略,通過這些投資,影響東南亞地區的周邊形勢與經濟,從而擴大印度在當地的影響力。
印度在工程效率方面一直面臨挑戰。例如,一個項目從2009年開始動工,直到2018年才宣佈完成,再到去年5月才正式投入運營。然而,不久之後,緬甸的局勢開始惡化,若開邦出現了反政府武裝。這導致港口無法正常運作,因爲此時的緬甸各邦都比較分裂,港口也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此外,當地的武裝勢力肯定會與政府軍或其他派系發生衝突,使得許多設施都處於危險之中。尤其是港口成爲他們重要的佔領目標,進一步加劇了局勢的緊張性。這種情況對印度和周邊國家的經濟和安全都造成了嚴重影響,需要採取有效措施來應對局勢的變化。
除了港口外,印度還在此地投資了公路,用於與港口協調,解決印度與緬甸各邦的合作。這條被命名爲“卡拉丹多式聯運”的公路從印度直接修建到若開邦南部。
該工程仍在建設中,但衝突導致工期不斷延誤。公路等目標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印度方面也相當擔心會遭到破壞。
整個項目作爲印度“東進”的重要一環,莫迪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但沒想到僅僅半年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讓他們十分鬱悶。
對印度來說,更令人鬱悶的是,中國在其中的斡旋對緬甸局勢產生了很大影響,讓印度開始擔心自己的計劃可能已經“瀕臨破產”。
中國與緬甸的有效溝通,使得若開軍在軍演開始時能夠迅速作出安全承諾,這一點非常重要。緬甸作爲中國的南邊鄰國,其國內環境的穩定直接影響着中國邊境的安全。
在緬甸局勢混亂時,電信詐騙組織氾濫,給中國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同時,緬甸的內戰也使得炮彈不時落到中國邊境村鎮,威脅着當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中國對緬甸的斡旋也是爲了保護自身利益。
中國與緬甸的合作共贏一直是外交的重要方針。無論是聯合打擊電信詐騙分子,還是成功斡旋讓“三兄弟”在果敢方向停火,都是中國盡力與各方交流取得的成果。
然而,印度似乎對此並不情願。他們聲稱“中國在若開市施加影響力,是爲了遏制印度的發展”,這顯然是無稽之談。印度對此的不滿表現在他們認爲中國可能會利用在該地區的影響力破壞印度在緬甸的項目建設和佈局。
但事實上,中國與緬甸的交流是基於互利互惠的合作關係,而印度則應該反思爲什麼自己的投資項目缺乏與緬甸有效溝通的能力。從地理位置上看,若開邦更靠近印度,但印度在此地的經營並未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這可能與其缺乏有效的外交手段有關。
印度一直以來自詡爲“世界大國”,自信心可嘉。然而,從實際情況看,只能說他們有一種“莫名自信”。
從印度本次項目來看,通過建設港口和公路,加強與緬甸及東南亞各國的聯繫,擴大影響力,這是一個不錯的計劃。
然而,從建設到使用耗費了十多年,甚至到目前爲止,公路仍未修好。港口僅使用不到半年就因內部問題而擱置。這反映了印度的“PPT做的滴水不漏,執行中變成‘三峽泄洪’”的趨勢,如果繼續這樣,莫迪可能難以堅持下去。
另一方面,中國面臨類似情況,提出“中緬經濟走廊”後成功斡旋,計劃穩步進行。中國的方針是“將緬甸最貧窮和最發達的地區連接起來”,對地區發展有積極意義。
中國始終堅持合作共贏的原則,沒有“站隊”問題,更沒有表示對抗印度。相比之下,印度多次傳出“中國阻礙計劃”的謠言,這種激勵渲染對抗的思維會招致對方反感。
中國在軍事和經濟發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外交上也不會陷入冷戰思維,更多地是追求“合作共贏”。因此,無論是從實力還是從計劃的目標與理想來看,中國都遠比印度具備更高的追求和影響力。
或許,莫迪鋪墊了十餘年的“東進”策略,卻註定了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