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當年陷入貧困 IMF被指是始作俑者

近年印尼政府以禁止出口原礦爲手段,要求廠商赴印尼投資、設立加工廠。圖爲位於印尼的中國產業園區,工人在鎳鐵生產線上工作。(新華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不斷要求印尼取消原礦出口禁令,近期再度惹惱印尼總統佐科威。佐科威甚至公開點名,要勇敢對抗侵犯印尼主權的IMF和歐盟。

印尼投資部長兼投資統籌機構主任巴赫利爾(BahlilLahadalia)稱,除了IMF,歐盟也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訴訟,強烈抗議佐科威的鎳礦石出口禁令。雖然印尼敗訴,但佐科威硬是分毫不讓,指任何人包括IMF,絕對不可侵犯印尼主權。

巴赫利爾說,上述政策頒佈時,他還是一名礦務企業家,業務自然受到影響,但他還是遵守政府的規定行事。因爲下游產業政策的確提高了國家收入,光在2022年的鎳礦加工出口值增加了10倍、達到300億美元,遠高於2017年至2018年期間的出口值33億美元。

巴赫利爾奉勸IMF,不要干預印尼發展下游產業政策。印尼政府和人民很清楚這個國家的發展方向,如果IMF有餘力還是去照顧那些經濟狀況欠佳的國家吧!

他強調,即使沒有IMF的建議,印尼的經濟增長率也一直超過5%,甚至是20國集團中,經濟發展最好的國家。「若IMF仍固執己見的話,那就請便!印尼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且我們的獨立也不是他們贈送的,所以別插手我們國家的事務。」

他直言,IMF提出的建議,總是搞砸印尼的投資佈局,如1998年印尼遭遇經濟危機期間,儘管當時工業領域的貢獻度相當高,IMF竟建議印尼停止工業發展,導致數家戰略性的產業不得不關門大吉,其中一家就是印尼航太公司,「我國也因去工業化而墜落貧困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