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臺積電文化? 梁孟鬆在中芯3年作風 內部人這樣說

陸媒指出,有業界人士及內部員工透露,梁孟鬆在任期間非常希望從文化上塑造公司,是軍事化管理風格。(圖/中時資料照)

由於人稱「蔣爸」的臺積電前營運長蔣尚義,將於明年元旦回鍋中芯擔任國際董事長,但現任聯合首席執行長梁孟鬆卻認爲不被尊重,憤而辭職。陸媒指出,縱觀梁孟鬆入職中芯3年多,有業界人士及內部員工透露,梁孟鬆在任期間非常希望從文化上塑造公司,晶片製造的過程是完全標準化的、準軍事化,也是代工廠普遍文化,尤以臺積電爲主,或許他是有意將臺積電的文化引入中芯國際。

根據大陸《經濟觀察報報導,梁孟鬆於2017年10月任職中芯國際,與原CEO趙海軍共同作爲聯合CEO,併兼執行董事。這已經是中芯國際的第四任CEO。而他入職的3年多,是最近10年來,中芯國際外部干擾最多、技術壓力最大的階段,面臨大客戶華爲無法交易、供貨商加大斷供力度等情況。他最突出的貢獻是,在短短2年時間攻克了14奈米晶片,並將技術推向了更先進的7奈米節點

從梁孟鬆的辭職信的內容來看,他稱7奈米技術已經完成開發,28奈米、14奈米、12奈米及n+1技術均進入規模量產。上述幾類技術都屬於晶片的先進工藝節點,若下一步7奈米實現量產,將有可能幫助手機主晶片實現國產化,解決華爲手機「斷芯」的問題。他在信中還提到,「這些成果是由我帶領的2000多位工程師,日以繼夜、賣命拼搏得來的」。

報導指出,梁孟鬆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電機工程計算機科學系,在進入中芯國際之前,他曾在臺積電研發部門任職17年,戰功赫赫,業內人對他多半是「技術過硬」及「學霸」的印象。一名中芯國際員工表示,日常工作中,梁孟鬆和基層工程師接觸並不多,他上任後對公司結構進行了一次大的梳理,同時還引入了部分臺灣的技術人員

這名員工表示,相比上任CEO,梁孟鬆非常重視研發,相對提高了公司對技術的重視程度。他任職期間,14奈米、7奈米先進項目研發部門的工作節奏一度非常緊張,這些項目的工程師,常有夜裡2、3點被叫起來去公司的經歷。2018年,梁孟鬆召開了多次溝通會,類似動員大會,至2019年類似的溝通會數量更加頻繁。另一位從事先進製程項目的中芯國際員工也表示,自2019年第2季度,工作壓力開始明顯增加

梁孟鬆上任後,曾召開7奈米動員會。在技術規劃上,梁孟鬆以14奈米節點爲「n」,還規劃了「n+1」等項目,選取介於14奈米-7奈米之間的工藝節點,在他看來,這既符合先進晶片的技術性能,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與臺積電形成差異化。今年9月15日華爲被「斷芯」,中芯的情形更是進入了緊張時刻

報導並提到,業內人對梁孟鬆的看法是,身上帶有臺企的管理風格。多位接近中芯國際的人士認爲,梁孟鬆在任期間非常希望從文化上塑造公司;一位員工表示,梁孟鬆曾在開大會時說,和臺積電、三星相比,中芯國際缺少自己的公司文化;一位曾任職中芯國際的代工企業人士指出,晶片製造的過程是完全標準化的、準軍事化的管理風格,也是代工廠普遍文化,尤以臺積電爲主,梁孟鬆或許有意將臺積電的文化引入中芯國際。

而上述中芯國際員工認爲,梁孟鬆帶有一種軍事化的管理風格,他任職期間,中芯最突出的文化是講規矩高度規格化,讓業務上的每個問題都有嚴密的處理流程。他說,目前公司很多中層領導常常早上8點到公司,晚上11點下班,他們對下屬也作出同樣的要求。而這樣的中層領導往往很受大家尊敬,而這種文化氛圍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不過,隨着項目深入,規矩也滲透到了業務以外,這名員工也補充,包括部門上班的平均時間、出門次數、抽菸次數,以及窗簾拉開和關閉時間。上述曾任職中芯國際的代工企業人士稱,除了廠務方面,對於工藝研發這樣的創造性工作,應該給予更爲寬鬆的工作氛圍,避免扼殺員工創造力參與感。綜合上述兩位員工說法,相比高強度工作、高度規格化的管理,公司的待遇在最近三年裡沒有太大的改善。

此外,從待遇來看,在中芯國際,員工可以租住低價公寓小孩可以去上自建的民辦學校幼兒園,在上海來看是不錯的;但上述員工稱,待遇上和臺積電相比是不足的,員工薪酬普遍按照等級劃分,每年僅調薪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