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壽險正面對戰 借款利率2%決勝點 股市套利賺差價

民衆貸款借錢前務必審慎思量,瞭解無法準時還款的罰款條款。(圖/記者周宸亙攝)

記者李蕙璇臺北報導

壽險業者正努力將臺幣保費「貸」出去給保戶,一來避險降低經營成本,一來解決保戶資金需求。新光遠雄、元大、臺灣人壽等陸續推出專案保單貸款利率,欲優於一般的信用貸款利率,而銀行業也針對卡友打出低於2%利率,正面迎擊。

金管會保險局也接到民衆檢舉,接到理專說可以貸款買投資型保單後,於8月28日發函到保險經記公司、保險代理人公司業者公會,要求銀行保經代部門不得鼓勵跟勸誘民衆借錢買保單。

一位保戶表示,最近收到保險公司簡訊通知,言明名下的保單的可藉資金達XX萬元的額度,可撥總公司電話分機某某某,討論保單貸款細節

而這位保戶前陣子也接到信用卡髮卡銀行來電,言明「你是我們VIP客戶,特別提供專案1.XX%貸款利率」,接着詢問名下是否有房貸、汽車貸款等,保戶回答說「沒有貸款」的情況之下,電銷人員便問說「平日有做甚麼投資?需要投資資金嗎?」

保戶回答說,有買保單及股票。銀行電銷人員就說,那看看要不要貸款買股票,很多人都這樣子做,可以套利,賺利率差價

可見壽險業、銀行業正積極把公司存庫新臺幣,想辦法「借」給民衆。而金管會得知有金融業者以「套利」鼓勵民衆貸款的行銷手法,以行文督促業者改正。

保險業者表示,國內各壽險公司都有提供保單借款服務,平均借款額度爲帳戶的8成,臺幣保單利率約在4~6.9%間,外幣保單則落在約6.5〜9%,對比一般信用貸款之2〜4%雖稍高,但如果將保單的分紅或投資收益率納入計算後,則保單借款成本與信用貸款利率水準相差不大。

金管會保險局表示,保險業務員招攬保險時已知客戶的保費是來自貸款資金,應在業務員報告書中據實說明實際保費來源,而保險公司得知此況時,應再需評估保戶投資規劃及承受虧損風險壓力程度,避免惹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