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第一公墓將設納骨塔 即起公告遷葬、2026年完工

鶯歌第一公墓實況照。(許哲瑗攝)

鶯歌第一公墓實況照。(許哲瑗攝)

鶯歌納骨塔使用近40年且不敷使用,居民往往得遠道至桃園或其他地區安置先人骨骸,不僅費用較高,更是讓地方嘆「死了都無法葬在家鄉」,新北市府規畫利用第一公墓內1.1公頃土地,先辦理約800門墳墓遷葬,再興建第二納骨塔,以方便居民就近安置先人;殯葬處表示,自行遷葬日期自即日起至11月1日止,預計2026年完成第二納骨塔興設。

鶯歌納骨塔使用近40年已滿載且無法增設櫃位,經市府相關單位、地方民代等多次會勘評估,規畫在第一公墓部分範圍鶯歌段牛竈坑小段55-4、55-117及55-118地號土地上,再興建第二納骨塔,可提供5萬塔位設置環保葬區,盼讓民衆祭祖免去奔波之苦。

殯葬處長黃秀川表示,今年辦理鶯歌第一公墓遷葬,遷葬公告期間自即日起至11月1日止,市府提供領取補償金、樹林三峽生命紀念館免費個人櫃位、鶯歌第二納骨塔免費個人櫃位等3種補償措施予民衆選擇,其中鶯歌第二納骨塔啓用前,可先申請免費暫厝於土城靈恩納骨塔,請墓主於公告期間內向鶯歌區公所辦理申請。

另外,爲鼓勵環保葬,民衆於公告遷葬期間自行遷葬,並完成本市多元環保葬者,再提供鼓勵金1萬元。市府也因應環保葬趨勢,於鶯歌第二納骨塔旁增設環保葬區,順應地形種植樹木花卉營造公園氛圍,除珍愛環境,也讓自然得以永續。

黃秀川說,納骨塔具有鄰避性質,民衆有需求但興建不易,且有聯外道路寬度不得小於6公尺,及土地徵收等諸多限制,要尋找合適土地並不容易,運用原有公墓遷葬整地,再興建納骨塔,不僅原本公墓環境得以美化改善,遷葬后土地也可有效利用。

殯葬處表示,目前鶯歌第一公墓第二納骨塔預定地範圍內已插牌辦理遷葬公告,鶯歌區公所並設置專櫃提供各項諮詢,民衆可就近洽詢或上民政局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