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農委會投入73.53億紓困 農民薪資補貼上限每人每月2萬元

記者蔡文鈴/臺北報導

行政院14日下午三點半召開記者會,這次主題聚焦農業紓困,強調政府要挺農民度難關。農委會本次投入73.53億元,將運用於擴大融資貸款規模、補貼艱困經營者之員工薪資保障及營運支出、提高行銷補助共四大面向,加碼提供受衝擊產業所需協助。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圖/翻攝自行政院會直播)

農委會表示,自農曆春節後即超前部署盤點農業部門可能受到的影響,積極與農民與產業團體對談,凝聚共識形成各項措施,並於109年3月12日發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對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發生營運困難產業事業紓困振興辦法」,針對資金、員工、生產經營與銷售等四大方向相關措施辦理協助。

一、資金協助提供農業紓困貸款方面,協助受疫情影響之農民、農民團體、農企業等,提供18項紓困貸款,優惠貸款利率爲0.29%~1.43%,並可申請最長2至3年本金寬緩,至4月13日止,業受理紓困貸款申請案共計1,121件、核貸金額52.1億元,已覈准707件、核貸金額33.1億元。109年3月25日專案農貸全面調降利率0.25%,借款人無須提出申請,計17.6萬舊貸戶直接受益,減少利息負擔總計2.1億元。

此外,針對農糧業貸款、漁業貸款、畜牧業貸款、休閒農業貸款、青年從農創業貸款等貸款戶,額外提供1年利息補貼。新一波紓困方案有關優惠利率貸款及利息補貼等融資協助,將提高額度及擴大適用對象。

二、員工協助補貼經營困難事業之員工薪資,協助農企業及農漁民團體穩住員工之薪資支出及營運成本等紓困措施,針對花卉種苗產業之業者及團體,倘發生營運困難之業者願意維持員工原薪資80%以上水準,將補貼每人40%薪資,上限每月2萬元,共3個月。

休閒農業方面,倘發生營運困難者願意維持場內既有人力,補貼每位每月1.5萬元,最長爲期半年。另外來船員經認定營運困難之漁船主,補貼外來船員薪資每月1900元,共3個月。至於營運困難之農(漁)會、農業合作社,按困難情形補助員工薪資。

協助解決漁船人力需求方面,因應外籍船員暫時無法來臺,鼓勵船主留任現有僱用之外籍船員,並協調勞動部縮短申請僱用外籍船員時程,採專案媒合非漁汛期漁船之外籍船員互相轉僱,已有88艘漁船提出專案申請需求632人,並陸續取得勞動部招募許可函。

三、生產經營協助輔導生產結構調整,協助農糧加工業者產製多元化產品,調節產銷,自2月14日函請各產地縣市政府辦理採購加工公告,輔導多元加工品;以及輔導農民團體建置冷藏庫及集貨場,穩定蔬果產銷,截至4月10日,已加工數量計745.2公噸。另提供營運補貼,如屏東農科園區及蘭花園區業者提供管理費及租金補助。又輔導石斑魚、午仔魚及大宗養殖魚種進行計劃生產,並補助整池消毒、疏養、分期及延緩放養,避免集中上市,午仔魚、石斑魚價格穩定。持續盤點畜禽產品消費衰退的影響,引導產業自主配合辦理逾量畜(禽)之屠宰、凍存、加工、行銷及短期產銷調節之計劃性生產與種畜(禽)專案淘汰,目前毛豬拍賣價格已回穩,雞蛋產銷平穩。

爲體恤農友辛勞、滿足農友用肥需求,該會已請臺肥公司調配產線24小時全力生產,肥料供應無虞,並自4月15日起補助農友購買常用之複合肥料,每包40公斤補助20元,減輕農友負擔。

四、銷售協助獎勵加碼海外行銷,爲協助因疫情致外銷受阻的農產品項持續確保既有市場並開拓新興市場,公告相關農產品海外拓銷獎勵基準,增加外銷誘因,已執行獎勵措施超過1.16億元。同時加強海外通路拓銷,針對受影響品項,視各國疫情發展,適時辦理拓展新市場與新通路相關活動

在獎勵措施協助下,農產品整體出口109年迄今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8億元,其中出口中國大陸較去年減少24億元,出口中國大陸以外市場增加6億元,達到分散及拓展海外市場之目標。

考量消費者外出至實體通路採買意願降低,自2月4日啓動辦理辦理「臺灣農產嘉年華網路購物活動,與48家國內電商業者合作,銷售6000項具溯源國產農產品,提供消費者購物滿500元送50元的優惠行銷活動,累計銷售額已達2.13億元。

透過邀請企業團購、媒合大型通路加強販售,協助於農民市集通路加強促銷推廣等方式,提升國內農產品銷售。因應花卉產業受疫情之衝擊,除辦理專案農貸、利息補貼、僱員薪資補貼及營運協助等產業紓困外,並着手花卉消費提振配套措施,提高海外行銷獎勵、協調華航空運專艙、補助種苗外銷成本、擴大宣傳促進消費、推廣廟宇參拜用花及校園花卉美育活動。多管齊下,穩定農業產銷。

農委會最後強調,該會將積極推動各項措施,給予受衝擊產業必要且及時協助,陪伴農漁民及農漁業者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