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班恩回家》我的孩子很乖

圖文/鏡週刊

少見的探討吸毒者內心及其與家人關係電影毒癮者和你想的不一樣。

班恩回家》講述在勒戒所兒子班恩在聖誕夜前夕無預警地回家,妹妹母親繼父不知所措。繼父較理性,母親則忍不住想給兒子一個機會,只是短短24小時的家人團聚,有那麼嚴重嗎?可事情竟真的脫序且越演越烈。

初看預告或劇情簡介,會以爲是浪子回頭、或者家人間代溝和緊張之類的類型,但《班恩回家》其實是直面深入地帶觀衆進入毒癮者世界的電影。

毒癮者爲什麼可能是更危險的?與毒癮者相處,最棘手的並不在於其吸毒後的迷茫混亂,而在於他們隨時渴望再打上一針,那種渴望強大到盤據全部思維。他們會力持鎮靜、炮製一連串謊言,只爲了拿到毒品。整個惡性循環將相信他們的人一再推入深淵

這正是《班恩回家》與其他親情電影在張力上的差異。兒子那麼內疚、希望彌補陪伴家人,可母親清楚這只是假象,她該如何在心疼與狠心間拿捏,絕不能輕易被哄騙?另一方面,兒子是真心想改變,可毒癮者就是抵抗不了誘惑,當一次又一次說謊,背叛母親的信任,那個無辜臉孔下,都在想些什麼?

電影由早年曾任《戀戀情深編劇,近年執導有《老爸行不行》的彼得海吉斯擔任編導,親情戲洗煉動人盧卡斯海吉斯延續《海邊的曼徹斯特》兒子形象,內心戲功力強大,茱莉亞羅勃茲亦把母親各種深刻情緒糾結的瀕臨崩潰演繹得極好。

巧合的是,這個月還上映了真實故事改編的《美麗男孩》,由史提夫卡爾《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堤摩西柴勒梅主演,幾乎是一模一樣的設定和主題,兩部片值得互相參照。

★《鏡週刊》關心您:珍惜生命拒絕毒品,健康無價不容毒噬。

更多鏡週刊報導影評】《蜘蛛人:新宇宙》 不可錯過的電影體驗 【影評】《被遺忘的幸福What They Had》 令人驚豔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