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臺積電3奈米廠19日環評 環團:再生能源使用提高到100%

臺積電3奈米廠環評闖關失敗,19日再次審查。(圖/資料照)

記者胡順惠臺北報導

臺積電投資6000億元,預計在2022年量產的臺積電3奈米廠,送審的環評案將在19日下午於環評大會審查。環團拿出高雄空污紅爆資料,要求臺積電應該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將原本在環評承諾使用20%的再生能源提高至100%,跟上Apple、Google等國際大廠,讓「貨出得去、錢留下來」。

政府經濟發展的果實轉嫁在高屏民衆的痛苦之上!」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中嶽記者會一開頭就拿出高雄空污即時資訊,顯示整個高屏地區測站都屬於紅爆狀態。他說,臺積電的用電量高達77億度,約佔目前全臺用電量2.9%,開發案如果通過,有一座燃煤發電廠必須24小時爲它發電,讓南部原本就很糟糕的空污問題更嚴重。

▲環團1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臺積電以100%使用再生能源爲目標。 (圖/翻攝自地球公民基金會直播

蔡中嶽表示,臺積電應該在環評大會承諾100%的再生能源,不是要反對臺積電設廠,而是做爲臺灣龍頭產業,應該要引領檯灣往下一個階段邁進,像是Apple、Google等國際企業都已經做到。

至於加入「RE100聯盟」是否造成用電量緊繃,臺灣再生能源聯盟理事長高茹萍解釋,臺積電3奈米廠總用電量是3%,以2017年底再生能源發電量是5%,要供應臺積電是絕對夠的。她還說,目前在國內已有大江生醫達成百分百再生能源目標,也有10幾家亞洲企業包括日、中、新加坡等要在2030年達標,臺積電作爲重要的跨國半導體企業,「不加入是說不過去」。

林園空品測站亮起紅色警示,天空藍轉灰。(圖/環保署測站周圍影像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則說,今年年初臺南還有限水情況那南科用水要從哪裡來?再生水是從污水廠處理後,再使用到製程裡面,這次承諾有4萬噸的再生水,遠遠低於新增用水量7.5萬噸,還是太低了,環差新增的廢水是5.2萬噸,如果可以100%變成再生水,再進行到園區裡面做使用,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蔡中嶽說,臺積電在環評承諾使用20%再生能源,這個目標遠遠不及其他供應鏈底下廠商所設定的目標,希望臺積電不只爲了國人健康、環境永續,更爲了臺灣整體經濟發展而努力達到。他說,年底大選結果顯示大家都希望「貨出得去、錢留下來」,臺積電如果不用再生能源,有可能變成禍出不去,污染留下來,這不是臺灣人所樂見的,希望臺積電能留在臺灣做龍頭跟典範

▲12個空品測站達紅色警示。(圖/環保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