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晶片還得缺2年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23日在法說會中表示,半導體產能供不應求的結構性問題,造成全球晶片供應短缺,由於擴增產能需要時間規模相當龐大,缺貨情況會再延續二年。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帶動在家工作或在家教學,每家只有一臺PC已經不夠,PC需求未見放緩且今年銷售可望創下新高紀錄。對於市場關注的英特爾跨入晶圓代工,基辛格表示已有超過50家潛在客戶表達興趣

英特爾上修今年營收規模5億美元、達725億美元,與去年相較仍下滑約1%,全年資本支出提高至190~200億美元,創下新高。基辛格表示,今年營收預估其實還是在供給受到壓抑情況下的預估值,全球晶片供不應求及短缺情況,可能要再延續二年時間,直到更多產能上線爲止,而要擴大產能需要時間,投資規模將相當龐大。

英特爾第一季財報表現來看,資料中心集團(DCG)營收年減20%達56億美元,表現不盡理想,英特爾指出,伺服器晶片因庫存過多導致銷售短暫下滑,但第一季將是業績谷底。

OEM廠認爲,英特爾第一季推出代號爲Ice Lake的第三代Xeon伺服器處理器及Whitley平臺,市場仍在規格轉換階段,但第二季Ice Lake伺服器處理器出貨進入衝刺期,將爲其資料中心集團業績帶來成長動能

至於業界十分關注的晶圓代工事業佈局,基辛格表示,全球晶片短缺造成許多產業生產暫時停擺,例如主要車廠均已宣佈減產或停工,筆電及其它電子產品也因晶片缺貨導致出貨量低於原先目標。英特爾已承諾提供產能,預期在未來六至九個月可以爲客戶代工生產車用晶片。

英特爾宣佈全新IDM 2.0計劃,成立晶圓代工服務(Intel Foundry Services,IFS)事業,由英特爾高階主管Randhir Thakur帶領,並直接向基辛格報告。基辛格表示,英特爾將透過在美國歐洲晶圓廠,提供不同地域的晶圓製程及先進封裝等代工服務,同時提供x86、Arm、RISC-V等生態系統IP,與競爭同業做出區隔,已超過50家潛在客戶對晶圓代工服務表達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