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貼臉恐得心臟病!市售手機殼7成5檢出雙酚A 蘋果原廠都有事

記者曹悅華臺北報導

手機殼都有問題!據統計,臺灣每年智慧型手機銷量超過730萬,普及率高達9成,近30%國人每日至少使用5小時,而大部分人在購買新機後都有裝保護殼的習慣,卻忽略了看似美觀的背後對身體帶來之危害消基會今(7)公佈市售手機殼抽查檢果,竟有7成5檢出雙酚A,長期使用經皮膚吸收後會提高糖尿病心臟病風險,甚至連蘋果原廠的手機殼都在不合格項目裡面,「掌上危機」着實令人擔憂。

▲市售手機殼7成5檢出雙酚A 連蘋果原廠的保護殼都有問題。(圖/記者曹悅華攝)

消基會檢驗凌永健說明,在抽檢的20件市售手機殼樣品中,標示上有6成(12件)不合格;重金屬(鉛、鎘)含量測試中亦有1件測出含微量的鉛及鎘,所幸含量低於20ppm以下,符合歐盟的規範標準,;在塑化劑檢測部分,有2件超標,若參考CNS4797玩具安全(一般要求)規範的8種塑化劑的總和及其混合物含量不得超過0.1%的話,這2項商品都超過8倍。

▲8件雙酚A含量介於11~99ppm之間的手機殼。(圖/記者曹悅華攝)

針對這次檢測重點雙酚A,凌永健表示消基會特別使用國家嬰兒奶瓶奶嘴上的溶出實驗,沒檢出雙酚A纔是符合規範,其中有3件違規,溶出量介於0.1~0.2 ppm之間;另外按照歐盟、加州等規範,其屬危害性物質濃度下限是3ppm,從雙酚A含量測試(總量)來看,有7成5的商品都違規,其中,7件樣品含量介於3~10ppm之間,、8件含量介於11~99ppm之間,在這15件樣品之材質標示,除了5件沒有標示材質之外,其餘10件中有7件標示含有PC材質,2件僅標示矽膠材質,3件僅標示熱塑性聚氨酯,長期使用下來經皮膚吸收後,不僅會引響人體內分泌,還可能增加心臟病及第二型糖尿病機率

因此,消基會董事長遊開雄提醒,消費者購買時,除了注意品牌適用性之外,也要檢視商品標示資訊的完整,因爲就算是大廠牌的原廠手機殼(如這次蘋果原廠手機殼),同樣檢出含有雙酚A,如果是PC類就要特別留意,基本上選擇矽膠材質爲佳(軟殼),可以的話儘量用耳機通話,避免手機殼長期與臉部接觸,尤其油脂肌膚民衆更要留意接觸後溶出塑化劑及雙酚A問題,爸媽也要避免小孩長時間使用手機,更需在孩童啃咬保護殼時直接制止,才能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