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爲2022搶功?林右昌稱「終於肯聽我的話」 柯文哲迴應了

北市柯文哲。(取自柯文哲臉書)

因應疫情發展,行政院今(7日)拍板延長全國的三級警戒管制,爲期兩週至6月28日,全國各級學校也配合停止到校上課至暑假。臺北市長柯文哲今下午在北市防疫記者會中指出,中央今公佈確診新增211人,到昨天統計數字算一算,死亡率算起來2.3%,比全球高,臺灣醫療應該在世界平均之上,但死亡率看起來未來還會增加,可能會超過2.3%,用這數字看起來,社區有很多確診案例沒被發現;至於臺北市萬華區篩檢站6日篩了539個,陽性率3.5%,但百分比算起來高高低低,快篩陽性下降到20幾個,萬華地區看起來疫情有趨緩。

柯文哲表示,臺北市確診人數會慢慢下降,好像比較趨緩,但比較麻煩的事,以12個行政區來看,會發現很均勻散到個行政區,因此只要一放鬆確診人數就會飆升,因此目前策略不變,以最低行政成本維持三級管制,撐到疫苗可以全面施打爲止,短期內管制沒辦法放鬆,疫苗是最終解決辦法

爲防堵傳統市場成爲破口,柯文哲6日宣佈實施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採買,對此,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柯終於肯聽我的話」。對此,柯文哲今表示,執政還是要考量成本效益,事後去看5月24、25號是非常危急,救護車一天沒辦法把病人送進急診室有30幾起,一開始要建立醫院系統,不是說變就變,還有防疫旅館,有輕重緩急,當然尤其北市的市場感染不是臺北市主要感染來源,主要是家戶感染,當然從最重要先處理,到最後處理市場。

柯文哲說,市場在六日才強制管理,畢竟警力不是無限,政治是這樣,一旦下命令就要能執行,政治核心執行力,不是喊口號,北市公有場館要管制的有79個,政治要務實,不是隨便下一道命令,既然疫情慢慢控制,就越縮越緊,但市場不是感染主力,還是有風險,於是按照成本效益一步步控制,人家講得聽一聽,內部也會評估,做得到就做。

關於施打疫苗部分,柯文哲表示,我們適當準備,不清楚到底什麼時候來,看一看從花博和平籃球館、臺北體育館、小巨蛋都是適當場所,會準備好但不一定把桌子椅子電腦擺上去,要看一下中央到底疫苗給我們的速度,做適當部署,東西先擺好,沒那麼疫苗也是浪費

柯文哲表示,快篩陽性數這幾天明顯減少,疫情也趨緩,但麻煩的是北市各地都有隱形感染源,只要管制一放開,保證確診就增加,這也是很麻煩,但也不是臺灣特例,看泰國也是在今年三月崩盤,跟我們很像,可能跟變種病毒關係有關,現在不管哪一個,病毒會演化越來越嚴重,雖雙北疫情需緩,但到處有潛伏感染源,還是要維持一定管制,還是一樣戰略,撐到疫苗來。

根據指揮中心今日公佈,新增211例本土病例個案分佈地區以新北市82例最多,其次爲臺北市60例,苗栗縣45例,彰化縣8例,新竹市桃園市澎湖縣及基隆市各3例,宜蘭縣嘉義縣屏東縣新竹縣各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26例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