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博士「太極飲食法」 讓他白髮變黑、外貌年輕15歲

營養博士的「太極飲食法」 讓他白髮變黑、外貌年輕15歲。(示意圖/Shutterstock)

「王教授,你天天教人怎麼吃出營養,自己一定吃得安全又健康囉!」中山醫學大學前校長暨營養學系教授王進昆博士,自認接觸食品營養已經超過30年,他曾天真以爲:「憑自己的專業,健康應該不會出問題。」直到某一天,一位天天見面的研究生突然說:「老師,你怎麼看起來很累的樣子,發生什麼事?你頭髮都白了,而且變得很稀疏。」王進昆這才驚覺,當身心超載時,白髮就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警訊。爲了找回健康與活力,王進昆重新回到營養學的本質──食物,開始貫徹「太極健康飲食法」,他把心得寫成《王進昆營養學》一書,以下是重點書摘

人在40歲左右,會面臨到人體代謝變化由高至低的一個轉折點,只是有些人下降的速度慢,但有些人會很快。下降速度快代表老化快,會有聽力退化、老花白內障、消化差、關節無力、記憶衰退等;外觀上則會出現皺紋、皮膚鬆弛、白髮等老化指標。但這些症狀是可以改善的。

天天教人怎麼吃才健康的人,外表居然看起來這麼蒼老又不健康,對我真是一大打擊,我重新回到營養學的本質──食物。

我先將科學定義下的生理酸性與生理鹼性食物分類,分別代表太極的陰與陽,重視陰陽調和偏向一方,達到互補與協調。例如,積極運用上天賜給我們的天然全谷雜糧蔬果陽性),平衡現代人攝取過多的加工食品、精緻麪粉製品與肉製品陰性)。

於是我開始調整三餐飲食。我的早餐通常是一杯黑咖啡加上一份夾着生菜起司、灑上芝麻全麥吐司。跟其他人不一樣的是,早上我不喝冰涼的蔬果汁牛奶,也不吃蛋肉類食物。吃完早餐後約十分鐘是我每天的第一次排便,排掉前一晚體內代謝的廢物毒素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的午餐與大多數的上班族一樣,往往都是一個便當就打發,但我會盡量選擇全谷雜糧飯,再以魚肉雞肉或是少量紅肉爲主配菜。通常我會自行準備生鮮蔬果,在午餐後食用。

至於一般人吃得最豐富的晚餐,卻是我一整天中最簡單的一餐,簡易的蔬果餐加上一杯現打蔬果汁就夠了。工作忙碌時,我就把加熱或汆燙後的全谷雜糧與蔬果,打成一杯全谷雜糧蔬果汁。晚上9點半,我會有第二次排便,排掉當天未消化吸收的代謝廢物。

此外,我要求自己不管多忙都不再熬夜,每天晚上11點前一定上牀睡覺,而且睡滿7小時。然後依照大學時養成的習慣,每天晨跑至少半小時。數十年來,就算是出國開會或訪問,我也一定會帶着運動服與慢跑鞋,享受異國的慢跑樂趣。如果遇到下雨,我則會利用家裡的跑步機。

不過度運動、不熬夜,身體自然維持在動靜平衡(太極)的絕佳狀態。自從有晨跑習慣後,我樂此不疲,深深上癮,世界上沒有比跑步時的自我歸零,以及跑完後的流汗舒暢更快樂的事了。

這樣飲食調整一個月後,我居然長出許多新生黑髮,原有的頭髮也變得更有光澤,人看起來更有活力。兩個月後,白髮幾乎都消失了。學生們看到我還問,我是不是染髮了,因爲整個人年輕許多。

從那時候開始,十幾年來我始終維持「太極健康飲食法」:不管是吃喝睡與運動,絕對不特別偏重一方;這餐因爲聚會吃得多,下餐就吃得少;忍不住吃了「垃圾食物」,就來杯全蔬果綜合堅果汁。我每天能夠充分攝取完整的天然營養源、維生素與礦物質(以植物性食物爲主),不僅黑髮維持得很好,每天都精力充沛並且神采奕奕。

●太極飲食,讓我白髮變黑髮

過去十幾年我力行太極飲食的過程中,要特別謝謝我的太太,她是一位資深的中醫師,讓我得以從西醫的角度融合中醫的精髓,體會到古老智慧「太極」中的陰陽平衡,原來就是健康的最大關鍵,什麼都能吃但得懂「加減」,讓身體維持在平衡狀態。

我所倡導的太極健康飲食法,其實就是迴歸自然法則,將最傳統的均衡飲食、睡眠與體能活動正確導入生活中,什麼都吃但得懂「加減」。現在很多瘦身書或是健康書,常標榜一日一餐、不要吃澱粉、一大早就喝蔬果汁、三日斷食法、酵素減肥等奇奇怪怪的排毒法,乍聽之下似乎都有道理,但實際上卻違反均衡飲食的原則,可能會危害健康。年輕時也許感覺不出有什麼影響,但等到中年以後就會產生很大的問題,千萬不可不慎。(編輯樑惠明)

《王進昆營養學,白髮變黑髮,年輕15歲》書封。(圖/大是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