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新技術解決內容變現,「Mai小麥」想實現“邊看邊買”的規模化

(原標題:用創新技術解決內容變現,「Mai小麥」想實現“邊看邊買”的規模化

據BCG統計,70%的年輕人都喜歡在內容上發現購物需求。內容廣告已成爲電商廣告的新趨勢。無論是直播平臺、抖音小店還是小紅書,都致力於通過內容刺激消費者購買慾望,再快速滿足消費者稍縱即逝的購物衝動。在微博及視頻平臺等領域海量內容蘊藏着巨大的變現能力,而目前的內容廣告大多采取生硬的插播方式,影響用戶體驗

Mai小麥創立於2016年,專注於AI內容識別技術,用於內容廣告的投放,36氪進行過報道。當消費者對照片和視頻中的時尚產品感興趣時,Mai小麥的廣告插件能迅速進行內容識別和智能匹配,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將主動與廣告產生互動,而不是被動被廣告打斷。

今年,Mai小麥推出了一款新的商業化廣告產品Moment API。Moment API是視頻識別API接口,支持視頻廣告後貼片形式,通過AI視覺識別和智能匹配推薦與內容相關的時尚單品,並協同Mai小麥之前推出的Lens API(圖片識別API接口)對接多家頭部電商商品庫,實時爲內容平臺用戶推薦在架的同款及相似款商品。

視頻識別實例(圖:Mai小麥)

在技術上,Moment API面向CV領域最難識別的視覺類別——時尚類柔性物體識別,同時在“高速準確多物體識別”方面有所突破。據Mai小麥創始人Joy Tang介紹,目前市面上大多數視頻廣告技術爲場景識別或選幀識別,本質上都是圖片識別,而Mai小麥的視頻識別能夠模仿人眼,“跟蹤”商品,知道商品出現、消失、再出現的時間,真正做到視頻結構化識別。

商業模式方面,Mai小麥充當廣告主和內容平臺的橋樑廣告業實踐中,廣告主往往希望採用效果付費的付費方式控制風險,內容平臺則願意以曝光量結算。Mai小麥會以廣告主身份從內容平臺按照CPM曝光量採購廣告位,再按照CPS+CPA的形式賣給追求轉化率的廣告主,讓廣告主和內容平臺各取所需,同時實現多電商實時在架產品搜索及競價

目前,Mai小麥的廣告產品已在微博、愛奇藝等內容平臺局部上線。同時,Mai小麥也與國內唯品會、拼多多、京東天貓淘寶、亞馬遜等中國主流電商平臺,以及Cafe24(韓國)、Mark Styler(日本)、Forever21,Revolve,Farfetch,SHEIN等國際電商平臺達成合作,搭建了累計超2千萬SKU的商品庫,並且可以做到每日更新競價,保證下架率<3%。Joy Tang表示,目前單電商的廣告轉化率達到1%,精準投放的轉化率能達到3%。今年Mai小麥的GMV達到上千萬,營業收入預計達到數百萬元。

至於未來規劃,Joy Tang表示,Mai小麥將加大廣告技術的研發力度,海量採買廣告位並實現精準投放,在深耕中國市場的同時,也會拓展日本和美國市場。

團隊方面,創始人Joy Tang畢業於MIT本科數學經濟學專業,做過7年華爾街自動高頻交易首席算法工程師,是連續成功創業者

據悉,此前Mai小麥獲得融資近900萬美元,投資方包括美國FoundersX,日本軟銀早期AI基金獵豹移動,美國Plug n Play,日本IVP,日本電通香港Cachet家族辦公室,香港Silas Chou家族辦公室,美國華爾街女子基金Plum Alle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