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光化學 大秀化合物半導體材料

永光化學總經理陳偉望。圖/李水蓮

隨着5G的快速發展,全球電動車、綠能及節能需求持續升高,帶動化合物半導體需求持續加溫。2022年永光化學喜迎50週年。其中,電子化學事業24年來緊扣着全球市場趨勢,不斷的創新與超越成爲國內外半導體黃光製程關鍵材料的重要供應商。

9月14日參加「SEMICON Taiwan 2022」,本次參展圍繞兩大主軸亮點,其一爲半導體封裝製程用黃光材料;其二爲完整提供化合物半導體上中下游之化學品,包括:碳化矽(SiC)、氮化鋁(AlN)研磨液、半導體前段製程用I-line光阻、後段製程用化學增幅型光阻與低溫感光型聚醯亞胺(PSPI),完整化合物半導體所需之化學材料,將在此次展覽呈現。

永光化學副總經理林昭文表示,目前電動車已成爲汽車產業未來的主要成長動能,其關鍵零組件以IGBT功率元件最爲重要,因此帶動IGBT市場總值持續成長。永光化學供應電動車關鍵黃光製程材料已通過IATF 16949全球汽車產業品質管理系統驗證,正式供貨IGBT指標廠商,而封測材料PSPI也順利導入到車載供應鏈。

臺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半導體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擁有完整半導體產業鏈,專業分工獨步全球。近年來受疫情及地緣政治影響,引發晶片缺貨潮,促使各國政府晶片製造在地化意識迅速擡頭,臺廠也順勢成爲各國政府爭相邀請至各地設廠的對象,預估全球晶圓代工擁有近一半的晶片,是由臺灣製造,其重要性備受國際矚目。

林昭文進一步表示,有鑑於物聯網、電動車、5G等市場驅動下,今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可望成長超過20%、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也將突破4兆元。除了彙集半導體先進製程科技、策略材料、ESG等商機媒合與交流機會外,永光化學挾着過去在藍寶石研磨漿料所奠定的技術基礎,開發出化合物半導體用研磨液,且具備可循環再生利用的優點,透過與客戶持續合作產品優化的同時,並注重生產品質與供貨順暢,蓄積永光引以爲傲的經營實力,因此除了自有產品繼續擴大業績之外,也持續獲得國際化學大廠委託代工的肯定。

永光化學總經理陳偉望表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受到中美貿易戰、全球政治情勢、保護主義與疫情影響,開始注重在地化生產供應。爲此確保客戶供貨無虞,早已取得ISO 22301企業持續營運管理系統的認證,善盡ESG責任爲邁向下一個50週年的永續經營做足準備。

未來,永光化學品的佈局將更國際化,強化組織韌性,並複製在臺灣、大陸市場的投資與銷售成功經驗,擴大到美國、歐洲等市場佈局,爲下個50週年的永光化學再創新的契機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