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敏感數據陸企 禁赴美上市

中國近期加強數據安全監管舉措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政府擬頒佈新規,禁止擁有大量敏感消費者數據的公司赴美國上市,新規最快將於第四季上路。其中,互聯網、電信、教育等行業因掌握龐大敏感數據,恐被開出禁止赴美上市第一槍。

華爾街日報27日引述知情人士表示,近幾週中國證監會官員密切與國際投資者和相關企業開會,其透露正在研擬的新規將禁止擁有大量消費者個資數據的互聯網公司到海外上市。證監會官員表示,這些規則針對的是透過可變利益實體(VIE)架構尋求赴境外上市的公司。但規定並非一刀切,對於掌握敏感數據較少的公司,譬如醫藥行業企業,仍可能獲得中國監管部門批准。

知情人士指出,中國官方擬根據上述新規,在未來幾個月內新成立一個包括證監會、網信辦等部委在內的跨部門委員會,未來中國企業若要海外上市,必須獲得此一委員會的正式批准。儘管新規內容尚未敲定,但證監會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實施上述新規,並已要求部分公司暫緩進行境外IPO(首次公開募股)計劃。

報導稱,中國監管部門特別點出VIE架構的公司,而阿里巴巴、騰訊、滴滴出行等中國網科巨頭過去正好都採用了此種公司架構前往海外上市。知情人士表示,中國官方將互聯網、電信和教育等行業視爲擁有龐大敏感數據行業,新規上路後,中國政府可加強對這些複雜架構企業的控制力,惟目前尚不清楚新規是否會影響已經透過VIE結構在海外上市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詹斯勒(Gary Gensler)16日才宣佈暫停受理中企IPO申請,並要求中企需公佈VIE離岸架構、中國監管帶來的經營風險等新揭露規範。中國證監會20日在年中監管工作會議上則提到,將創造條件推動中美審計監管合作。上述提到的跨部門委員會的成立,也被視爲中美攜手監管合作,爲中國企業赴海外上市解套做法之一。

報導稱,鑑於中美相繼收緊中企IPO審查,目前已有小紅書、哈囉出行、Keep、喜馬拉雅、貨拉拉等諸多企業先後暫緩或取消赴美上市。另外,早前傳出擬赴美上市的中國獨角獸企業字節跳動,其IPO計劃會否因新規出現變化,也是市場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