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碳權、碳匯 造紙股大牛翻身

造紙業碳匯、碳權最新佈局

臺灣碳權交易所即將開張,手握碳權、碳匯的正隆、華紙、永豐餘等造紙業受惠,臺股資金追捧。其中,正隆是國內首家取得國際碳權交易資格的企業,已註冊7.9萬公噸碳權,可進行增量抵換交易,並累積再生能源憑證11,917張,串聯20家工紙上下游廠組織造紙業首個產業碳中和聯盟,推動減碳。

華紙從造林到造紙形成固碳產業鏈,在兩岸植林逾3萬公頃,擁有大量森林與土壤碳匯潛力,可扣抵碳權價值,目前委託查驗機構盤查中。華紙所屬母集團永豐餘,新設碳管理事業羣,將建構碳權管理平臺,配合國內對碳定價的規範及碳權市場的發展,達到協助減量、抵換或交易的目的。

榮成則在中國大陸持續減碳改造生產設備,累積製程碳匯,目前帳上結餘未出售碳權約28萬噸,21日每噸碳權價格約人民幣53.4元,換算榮成潛在利益逾人民幣1,500萬元,看好大陸解封拚經濟,碳權未來有上漲空間。

受到這波碳權交易政策利多的激勵,造紙業大牛翻身,上市造紙類指數21日逆勢強漲2.13%,成交值爆出逾37億元大量。其中,指標股華紙連續二日拉漲停,21日股價來到21元,技術面呈噴出狀態,周漲幅18.31%,融資連兩日大增,籌碼漸趨凌亂。

正隆連二日出現帶量留長上影線走勢,具籌碼面優勢,21日股價上漲3.22%、收30.4元,周漲幅5.37%,本週能否續攻,參考指標華紙走勢,下檔28.2元具支撐。永豐餘21日外資賣超近7,000張,本土法人站買方,帶量留長上影線,小漲0.83%、收在30.25元,33元已成短壓,下檔26元具支撐。榮成也是連二日呈帶量留上影線走勢,資券同增,當衝者衆,技術面17元若能守住,可偏多視之。

大型造紙廠是國際品牌客戶供應鏈一環,在第一時間掌握碳排、碳稅等知識與趨勢,提早投資與佈局、開發產品,甚至購地造林等,在國內循環經濟、碳權管理扮先鋒。

以正隆爲例,早在2004年取得全球首家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2008年成爲臺灣首家取得國際碳權交易企業,後續取得碳標籤,也是首家家庭用紙碳足跡盤查企業,因此擴大工紙原紙外銷、爲國際品牌聯名生產衛生紙等商機。

接着,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今年10月起逐步實施碳關稅,明年臺灣開始徵收碳費,更加速造紙業「碳管理」,投資相關設備,帶動紙廠近年資本支出達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