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油漱口改善牙周病 醫:缺乏科學根據

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牙周病科醫師徐志中今天指出,這名婦女深信用油漱口可預防牙周病,但她的牙齒確實有大量的牙菌斑,經過牙周翻瓣清創與再生手術,牙周病才獲得控制。

牙周病的形成,主要是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引起的,因口腔衛生不佳、食物殘渣堆積在牙齒表面,引起細菌大量生長,這些細菌再經由唾液中的黏性蛋白質等物質附着在牙齒表面形成薄膜,產生牙菌斑。

牙菌斑若不能及時去除,尤其是牙齦邊緣的牙菌斑,隨着時間及唾液中礦物質的累積,慢慢會鈣化形成牙結石。牙結石粗糙的表面,會使牙菌斑更容易附着,雪上加霜,稱得上是牙周病的幫兇。

研究資料顯示,臺灣成年人牙周問題的發生率高達9成,更是35歲以上成年人牙齒脫落的主要原因。

坊間相傳,用油漱口可以改善牙周病,是基於細菌的細胞膜與油的附着性高,具親油性,認爲油會比水更容易將細菌溶解,進而讓口腔中的細菌藉油漱口漱出。徐志中表示,這樣的觀念缺乏科學根據,邏輯上不一定合理。

徐志中說,牙周致病菌細胞膜的磷脂質親水端與糖蛋白,也會讓細菌帶有親水性,不同菌株與菌種具有不同強弱的親疏水作用,機轉複雜,並不能簡單歸納細菌比較傾向和油結合而漱掉。

油拔法頂多只能如漱口水一樣,清除牙齦溝下3%至5%的細菌,牙周囊袋深部細菌無法有效沖洗,更不可能去除鈣化的牙結石。

不過,用油漱口雖未有完整科學證明療效,但也沒有證據有害人體,目前僅有少數病例報告記載,可能因漱口時誤將油吸入肺部造成肺炎或誤食造成腹瀉。若真的要用油漱口,應選擇來源明確、價格合理的食用油。1051006